第250章 我做皇帝你掏粪,大家都是为大明做贡献(2/2)
像勋贵们就觉得,他们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跟随太祖北伐、跟随成祖靖难,该打的仗打完了,该吃的苦吃完了,他们多贪点、占点怎么了?要怪就怪你爷爷不努力。
文官觉得自己寒窗苦读苦,武将觉得自己拼命厮杀难,百姓……百姓还没有资格上牌桌!大家都觉得自己多拿才是公平,把利益分享出去就是纵容那些懒惰的、不努力的人,是极大的不公平!朱由检没办法去操心公平这件事,因为公平从来没有证明自己存在过!
战马到手,新的问题出现了,马祥麟不慌,他是土司,石柱穷他不穷,但曹变蛟就抓麻了,他自己哪来的钱养活二百五十匹战马?!他之前还贪心想要五百匹来着!
石柱能养得起上万白杆兵,最多的时候爆兵三四万,就证明了他们石柱的经济实力。当然,石柱相比于大明其他地方,算是贫瘠之地,可他们团结啊,收税的水平高啊。
事实证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是可以创造出非常巨大的财富的。朱由检现在每年收税两千万,就已经美滋滋了,但大明的税收潜力,其实是以亿计的。
如果真的能把大明的人力、财力调动起来,只要一只手就能碾死建奴了,建奴说到底也就统治着几百万人口而已,而大明有很多个几百万。
但朱由检却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了,他感觉自己能做的都做了,逆天下之大不韪进行改革,连落水都不怕了。
现在朝廷官员看似顺服,实际上积怨已久,毕竟,从“国家的主人”变成“百姓的公仆”,这是每一个大明公务员都不愿意看到的,朱由检这是在逆天而行,这是在找死!
皇帝与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这话听起来荒诞,实际上也有几分道理,其原理就是“央地矛盾”,不管皇帝的初衷是不是为了百姓好,当皇帝与地方出现利益分歧,将地方官干掉,那么就意味着盘踞在地方的一股特权势力被清洗了,空出来的位置即使与百姓无缘,这其中的特权空窗期也可以使得百姓能够有一些喘息之机。
所以说百姓只要看见有当官的被砍头就欢欣鼓舞,甚至不会去分辨被杀的到底是贪官还是清官,这未必是百姓愚昧,只是阶级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正常表现罢了。
朝廷与地方官府有矛盾,朱由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能调动京官进行改革,增加地方税收。但是由于在其上还更多了一层,也就是皇帝本人,所以皇帝其实与朝廷也是有矛盾的,当朝廷反应过来不愿意当皇帝的爪牙,未必不会与地方联合起来对抗皇帝。
在外部压力巨大的时候,这三方或许可以短暂的合作,但当外部压力消失,一方强势,另外两方很自然地就会联合起来对抗强势方,而这两年的休养生息,朱由检就很显然地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他虽然事先有过心里建设,明白所谓的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朝廷在解决部分问题的时候又会冒出新的问题,已经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恒久不变的,有可能稍不注意又会倒退回去,但真需要面对的时候还是觉得非常的生草。
想要人做事有三个途径,一个是“狼来了”,通过外部压力搁置内部矛盾;一个是做大蛋糕,大家吃饱;还有就是发动侵略去分别人的蛋糕,这三点是和平路径。还有就是斗争路径,把分蛋糕的人做掉了自然就没有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