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清河突发案件(1/2)
省委第一招待所,二楼听涛厅。
走廊上铺着厚重的深红色羊毛地毯,将所有人的脚步声都吸纳得无声无息。
在刘建明的引导下,高建国和已安顿好行李的梁瑜来到了包厢门前。
“高书记,梁瑜同志,就是这里了。”刘建明在一扇雕琢精美的双开红木门前停下脚步。
包厢门虚掩着,透出里面温暖的灯光,高建国率先上前两步,却没有立刻推门。
他站在门口,动作细微却刻意地整理了一下本无褶皱的衣领,深吸一口气。
刹那间,他脸上那股挥洒自如的江湖气收敛无踪,转而换上了一副恭谨而严肃的工作神态。
他抬手,用指节不轻不重地叩了三下门。
“笃、笃、笃。”
“进。”里面传来一个沉稳平和,听不出情绪的声音。
高建国回头向梁瑜微微颔首示意,随即先一步推门而入。
梁瑜紧随其后跟了进去,他心底也确实想看看。
这位不请自来的高书记,将如何面对级别更高、且未必欢迎他的黄部长。
正对门的红木椅上,黄严军正戴着眼镜看报纸。
听到动静,他头都没抬,只是手指轻轻翻过一页报纸,发出“哗啦”一声脆响
“严军部长,没打扰您休息吧?”高建国站在离桌子两米远的地方,微微欠身,声音压得不高不低,透着对上级的绝对尊重。
直到这时,黄严军的目光才从报纸边缘移开,缓缓上抬。
他推了推眼镜,眼神里没有半点惊讶,只有一种看透一切的淡然。
“是建国啊。”黄严军摘下眼镜,慢慢折叠,“绿藤到省城的路,修得不错嘛。
下午刚在省政府那边看见你的车牌,这会儿就到我这儿了?消息够灵通的。”
高建国脸上笑容不变,仿佛没听出这层敲打。
他上前一步,拿起桌上的茶壶,自然地给黄正刚续上水:
“部长批评得是,不过这次可不是我消息灵通。
是刚才在省政府汇报工作时,李省长特意提点的。”
高建国放下茶壶,神色变得郑重:“李省长指示,这次中组部选派干部下来,是给绿藤输血。
他担心我们基层那个草台班子接不住这么好的人才。
让我务必第一时间向组织部汇报,把迎新的工作做细、做实。”
黄严军听着高建国这番滴水不漏的解释,轻哼了一声,拿李达康当挡箭牌?这老油条。
他没有接高建国关于“省长指示”的话茬。
既不表示认可,也不反驳,就这样把高建国的话头硬生生晾在了半空。
这种沉默,往往比直接批评更让人难受。
随后,黄严军的目光直接越过高建国,落在了梁瑜身上。
那原本冷淡的眼神,在触及梁瑜的瞬间,微不可察地柔和了几分。
“小梁来了?”
黄严军并没有起身,只是抬起手,指了指自己右手边的那张空椅子
“过来,坐这儿,你是中组部选派的干部,又是我们从汉东走出去的青年才俊。
坐我身边,让我好好看看,精气神到底怎么样。”
此话一出,包厢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一旁原本准备落座的高建国,动作猛地一僵,脸上那副恭谨的笑容差点挂不住。
按规矩,他是绿藤市书记,黄严军是省常委,这个主宾位理应是他高建国的。
而梁瑜只是个副书记,哪怕背景再深,在这种正式场合,也不能压过顶头上司。
黄严军这一手,分明是当众打脸,他是在告诉高建国:
在你绿藤你是土皇帝,但在我这儿,梁瑜的分量比你重。
你要是不懂规矩乱跑,我就让你知道什么叫规矩。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梁瑜身上,这哪里是让座,这分明是递刀子。
梁瑜若是真坐了那个位置,虽然是听了黄严军的话,但也等于当众踩了高建国的脸。
然而梁瑜岂会如此不谙世事?他神色平静,快步走到那张主宾椅旁。
却没有立刻坐下,他双手稳稳扶住高背椅的椅背,停顿了微妙的一秒。
然后迎着黄严军的目光,语气恭敬却异常坚定:“黄部长,这个位置,我不能坐。”
黄严军眉毛一挑,似笑非笑:“哦?育良书记没教过你,下级要服从上级?”
“教过。”梁瑜回答得不卑不亢,“但高老师更教过我,班长就是指挥员,任何时候都不能乱了阵型。”
梁瑜转过身,面向脸色僵硬的高建国,脸上露出了谦逊的笑容:
“高书记是我们绿藤班子的班长,也是我的直接领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