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帝国的公民(2/2)
这种差别对待在医疗救援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拉卢维耶尔的一个野战医院里,来自钢四位面的伤兵往往要等待更长时间才能得到救治。一位医疗官无奈地说:我们按照标准流程工作,但资源确实有限。
士气的影响
尽管面临着种种不公,这些本土士兵依然在顽强作战。但是,不满的情绪正在军中蔓延。
为什么同样在流血牺牲,我们却像是二等士兵?一个年轻的士兵在战壕里发着牢骚。他的班长沉默以对,因为这也是他心中的疑问。
在梅泰平原,霍夫曼上校注意到部队的士气正在下滑。士兵们开始质疑,他们为什么而战。他在给指挥部的报告中写道,如果我们不能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恐怕很难维持现在的战斗意志。
希望的微光
然而,在这片黑暗中仍有一线希望。jxx最近签署了一项命令,允许在战斗中表现特别英勇的非公民士兵申请帝国公民身份。这个消息在前线引起了不少震动。
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一位排长在战地日记中写道,虽然道路艰难,但至少有了前进的方向。
在迪南前线,卡米尔和战友们依然坚守在阵地上。尽管装备简陋,尽管补给不足,但他们知道,每一次成功的防御,都是在为自己和同胞争取更好的未来。
我们会坚持下去,卡米尔在日记的最后写道,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证明我们配得上帝国的认可。
在这场看似绝望的消耗战中,这些被限制的帝国军队依然在用他们的勇气和牺牲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也许正是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不屈的精神,才是帝国最宝贵的财富。
以血铸就的资格:通往帝国公民之路
在帝国严密的军事体系中,一个残酷而公正的原则正在前线部队中广为流传:唯有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获得帝国公民身份,进而享受到完整的后勤补给与战斗加成。这条铁律既是对每个士兵的严酷考验,也是激励他们超越自我的强大动力。
战场上的晋升阶梯
在拉卢维耶尔前线,德雷克中校刚刚签署了一批公民身份推荐书。这些幸运儿并非因为出身或资历,而是用鲜血和勇气赢得了这份荣耀。
下士马尔科就是其中之一。三天前,他独自操作一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在200米距离上连续摧毁了三台魔联军的腐蚀者坦克。当最后一台坦克爆炸时,飞溅的破片击穿了他的肺部,但他仍然坚持为战友指示目标,直到昏迷前最后一刻。
他的英勇行为符合《帝国战时公民权授予条例》第7条第3款。德雷克中校在推荐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按照新规定,马尔科不仅将获得最好的医疗救治,醒来后还将直接获得帝国公民身份,享受完整的后勤补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