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 第503章 市井烟火,杂碎面暖

第503章 市井烟火,杂碎面暖(1/1)

目录

太华观的晨钟刚过三响,陈文瀚已将伏羲清气装入玉瓶妥当收好。南熏真人送至观门,望着山下渐浓的晨雾叹道:“血月之夜不足十日,诸位赶路辛苦,不如先到山脚的溪云镇补给,镇上张阿婆的杂碎面最是暖身。”

踏入溪云镇时,日头刚跃过屋檐。主街尽头的面摊飘出浓郁香气,乌木案板上整齐码着切好的卤肥肠、焯过水的猪血,铁锅里的高汤咕嘟冒泡,浮着一层金黄的猪油花子,正是南熏真人提及的摊子。“阿婆,来六碗杂碎面!”韦小宝抢先喊话,鼻尖早已凑到锅边。

张阿婆手脚麻利地抓起粗面投入沸水,竹筷搅了两圈,又扔进一把嫩白菜叶。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映得她脸上沟壑分明的皱纹都泛着暖意:“看几位是江湖客,给你们多浇半勺秘制肉哨子。”说着掀开陶罐,里面的肉末混着煮得沙软的黄豌豆,酱香扑鼻而来——这是阿婆提前用黄豆酱、甜面酱慢熬了半夜的精髓。

粗瓷碗依次摆开,先垫上烫好的白菜,再捞入筋道的面条,浇上奶白的高汤,最后码上卤得油亮的肥肠、滑嫩的猪血,撒上葱花与花椒粉,淋一勺红亮的辣椒油。陈文瀚端起碗,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先喝一口汤,猪油的润、高汤的鲜、酱料的醇在舌尖交织,热流直透丹田,连日赶路的疲惫消散大半。

“这肥肠处理得真干净!”君正大口吞咽,卤香中带着花椒的微麻,毫无腥气。韦小风则偏爱那碗底的黄豌豆,一抿就化在嘴里,豆香混着面香格外绵长。敖灵不太习惯重油,却也被那口鲜烫的汤暖了脾胃,指尖的星盘都似多了几分温润光泽。

韦小宝吃得满头大汗,抹着嘴问阿婆:“您这汤也太鲜了,是不是加了啥秘方?”阿婆笑着添柴:“哪有秘方,不过是用大骨熬足六个时辰,再兑点自家卤肥肠的老汤。”她忽然压低声音,指了指面摊角落的竹筐,“你们要找的东西,或许在镇西的破庙里。前几日来了群黑袍人,在庙里挖了个大坑,还说什么‘杂碎面的烟火气能盖过清气’。”

众人心头一凛。陈文瀚放下碗,碗底还沉着几粒没吃完的豌豆,他指尖摩挲着碗沿:“阿婆,您可知他们挖的是什么?”“像是块黑石头,沾着血似的红,”阿婆回忆道,“我送面过去时瞥见过一眼,那石头一靠近,连灶火都暗了几分。”

付过面钱起身时,张阿婆又塞来一包用油纸裹着的花椒粉:“这东西能驱邪,你们带着兴许有用。”走出数步,还能听见身后阿婆的吆喝:“面要趁热吃,人要趁劲活!”

镇西破庙果然藏着玄机。神像下的土坑还未填平,残留着淡淡的暗影气息,坑底散落着几片暗红色的碎石——竟是血月之核的碎片。“他们想用这里的地气滋养碎片,”敖灵轻抚星盘,“还好阿婆的杂碎面摊就在上风处,市井烟火气冲淡了邪力,才没让碎片复原。”

韦小宝捏起一片碎石,随手扔进装花椒粉的纸包,碎石瞬间冒起黑烟。陈文瀚望着远处面摊的方向,那股杂碎面的香气似乎还萦绕鼻尖——原来真正的力量从不在神器古籍里,这人间烟火的温暖,本就是最坚韧的守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