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热情款待(1/1)
再往后,刘宗敏的身影格外扎眼——这位铁匠出身的猛将,背着一柄比常人重数倍的铁刀,刀鞘上锈迹斑斑,却依旧被他握得稳稳当当,他眉头紧锁,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唯独掠过城边工坊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田见秀走在稍侧后方,这位“田秀才”不时驻足,望着农会佃户们规整的田垄与水车,嘴唇微动,似在默默记着什么;刘芳亮则始终保持着边军的警觉,勒马缓行时,目光如鹰隼般掠过襄阳城防与街道布局,对城门口值守士兵的严整军纪暗自点头。李过与高一功并肩而行,少年模样的李过眼神里满是好奇,不时伸手拉扯高一功的衣袖,指向城里冒出青烟的工坊,而高一功面色沉稳,只是偶尔回应两句,目光却始终落在李自成身上,透着十足的护主之意。
待他们行至坡下,我迈步走了下去,熊文灿三人紧随其后。“闯王一路辛苦,杨某等候多时了。”我拱手笑道,声音温和却不卑不亢。
李自成翻身下马,动作略显踉跄,想来是多日奔波早已力竭,却依旧强撑着挺直腰杆,抱拳回礼:“杨公子屈尊相迎,自成愧不敢当。”他的声音沙哑,却中气十足,没有半分落魄后的卑微。
“闯王揭竿而起,只为救万民于水火,杨某敬佩至极,岂敢轻视?”我上前两步,亲手扶住他的手臂,指尖触到他粗糙坚硬的皮肤,“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闯王今日虽暂遇坎坷,来日必能东山再起。”
话音刚落,宋献策上前一步,铜铃轻响:“杨公子此言差矣,依在下看来,闯王遇公子,非是坎坷,乃是转机。”他抬手一指襄阳城,“农会兴田,工会兴工,商会通财,此地已得民心,正是帝王之基啊!”
牛金星也适时开口,语气沉稳:“公子新政,实乃救时良策,金星虽不才,却也深知民心向背的道理。”
我笑着颔首,目光扫过刘宗敏等人:“诸位都是当世豪杰,杨某已在城中备下了干净的住处与热食,还有新制的衣物。”说着,我侧身抬手,“请随我进城,咱们边吃边谈,至于粮草军备、重整旗鼓之事,杨某定当鼎力相助。”
刘宗敏闻言,眉头舒展了些许,瓮声瓮气地说了句:“杨公子是个爽快人!”田见秀则上前一步,拱手道:“公子,在下观农会屯田之法甚是精妙,日后若有机会,还望公子不吝赐教。”李过更是眼睛一亮,拉着高一功的手,迫不及待地望向城门内。
熊文灿此时也走上前来,对着李自成拱手:“闯王,昔日兵戎相见,乃是各为其主,如今熊某已投身新政,愿与闯王共商大计,以安天下。”刑祚昌与刘养贞也纷纷附和,言语间虽仍有前明官员的持重,却已无敌视之意。
李自成深深看了我一眼,又扫过三位前明幕僚,再望向身后满脸希冀的部下,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重重点头:“好!承蒙杨公子厚爱,自成便却之不恭了!”
我笑着颔首,与李自成并肩向城门走去。江风卷着稻香与工坊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城里传来工会工坊的敲打声、商会货船的号子声、农会佃户的笑语声,交织成一幅空前繁荣的图景。刘宗敏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工坊里的铁器,田见秀仍在留意路边的田垄,李过拉着高一功的手快步向前,牛金星与宋献策不时低声交谈,而李自成走在中间,望着眼前的一切,眼神里渐渐燃起了新的光芒,学习如何让襄阳城繁华可比获得武器装备和粮草还要重要。
襄阳府衙的正厅里,八仙桌上摆满了汉江鲜鱼、稻香腊肉、时蔬菌菇,还有工坊新酿的米酒,热气氤氲间,驱散了李自成一行人的风尘与疲倦。我居主位,左手边是李自成与他的七位核心部下,右手边坐着熊文灿、刑祚昌、刘养贞,独立营统领孙铁臂。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的拘谨早已消散。刘宗敏捧着酒碗,大口吞咽着米酒,直呼“痛快”,看向桌上菜肴的眼神里满是满足——连日来的野菜干饼,早已让这位猛将馋坏了肠胃;田见秀则细嚼慢咽,偶尔与身旁的刑祚昌低声交谈,询问农会屯田的具体章程;李过年轻气盛,正缠着孙铁臂打听独立营的训练之法,对厅外传来的工坊敲打声仍念念不忘。
就在此时,宋献策放下酒碗,青巾下的目光扫过满座,抬手轻摇腰间铜铃,叮当作响间,语气带着几分蛊惑:“杨公子,在下有一言,不吐不快。”
满座瞬间安静下来,李自成放下酒盏,眼神示意他继续。宋献策站起身,拱手朗声道:“如今公子占据襄阳、德安两府,民心归附,粮草充盈,又得闯王一众豪杰相助,麾下有独立营锐旅,外有新政惠及万民——此乃天赐良机!何不趁势称帝,建立新朝,登基之后,闯王为一字并肩王,诸位将领封侯拜相,三位大人仍居高位,孙统领执掌天下兵权,共享富贵,岂不快哉?”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鸦雀无声。刘宗敏眼中闪过一丝炽热,下意识攥紧了拳头;牛金星捋着胡须,沉吟不语,显然在权衡利弊;李过更是眼睛发亮,看向我的目光满是期待。李自成虽未言语,却微微前倾身体,显然也动了心。
我猛地放下酒碗,碗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脸色沉了下来:“宋先生此言,恕我不敢苟同!”
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杨某与独立营将士揭竿而起,绝非为了一己之私、帝王之位!想那崇祯朝廷,藩王世家兼并土地,官府横征暴敛,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者比比皆是——我们之所以占领襄阳、德安,之所以没收藩田、成立农会,是为了让佃户有田种、有饭吃;成立工会,是为了让工匠不受盘剥、劳有所得;成立商会,是为了让商旅通畅、百业兴旺!这一切,从来都不是为了杨某能称帝,也不是为了诸位能封侯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