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集:素问揭发,以赈灾账簿证刺史恶行(2/2)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李嵩的声音开始发颤,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民女只是一个普通的灾民。”素问的目光扫过周围的乡亲,声音里带上了几分哽咽,“去年凉州大旱,民女的爹娘都饿死了,我一路乞讨来到这里,本以为能靠着赈灾粮活下去,可没想到……”她深吸一口气,提高了声音,“上个月,城西张老汉的儿子饿得实在受不了,去粮商铺子里偷了半块饼,被粮商的人活活打死,可那粮商卖的粮食,正是大人从赈灾粮里扣下来的!还有城南的王大娘,她的小孙女才三岁,因为喝了掺了沙子的稀粥,拉了三天肚子,最后没挺过来……这些乡亲们的苦难,大人难道都看不到吗?”
人群里传来低低的啜泣声。王大娘从人群里走出来,手里抱着个小小的布包,里面是她孙女的衣裳:“我的孙儿啊,她才吃了两回粥,就没了……那粥里全是沙子,刮得嗓子疼啊!”
“我家娃儿也是!”一个妇人哭喊道,“前儿个喝了粥,就一直吐,现在还躺着起不来!”
越来越多的灾民站出来,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有人说差役给粥时故意刁难,要交了钱才能多盛一勺;有人说看到刺史府的人把粮食装上车,往城外运;还有人说赈灾棚里的米缸,多半时候都是空的。
李嵩的脸色从惨白变成铁青,再变成猪肝色。他知道,今天要是压不住这阵仗,自己就完了。他悄悄往后退了退,想让差役护着自己走,可刚挪了一步,就被灾民们围了起来。
“大人别走啊!”“把粮食还给我们!”“给我们娃儿一个说法!”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更急促的马蹄声,比之前李嵩来的时候还要密集。只见一队身穿黑色禁军服饰的士兵骑马赶来,他们腰佩长刀,神色严肃,很快就把赈灾棚周围围了起来。为首的是个身穿绯色官服的太监,手里捧着明黄色的圣旨,面色冷峻。
“李嵩接旨!”太监的声音尖锐,穿透力极强,瞬间压过了灾民们的呼声。
李嵩浑身一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重重砸在地上,却顾不上疼。灾民们也纷纷跪倒,大气不敢喘,目光都落在那道圣旨上。
太监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凉州刺史李嵩,任职期间贪赃枉法,利用赈灾之机克扣粮银,中饱私囊,致使凉州灾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着即革去李嵩刺史之职,押解回京,交由大理寺从严审讯,彻查其罪行!另派吏部尚书王大人即刻前往凉州,主持赈灾事宜,务必开仓放粮,安抚灾民,不得有误!钦此!”
李嵩听完圣旨,整个人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上,嘴里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可能……陛下怎么会知道……”
两个禁军上前,拿出铁链,“哗啦”一声套在李嵩的脖子上,将他架了起来。李嵩挣扎着,却被禁军死死按住,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押走。
灾民们愣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皇上圣明!”“我们有救了!”“多谢皇上!”有人激动得哭了起来,有人跪倒在地,对着京城的方向连连磕头。
太监收起圣旨,走到素问面前,脸上的冷峻褪去,多了几分温和:“素问姑娘,陛下已知你搜集账簿、揭发李嵩恶行之事,特命咱家前来,召你即刻回京,另有封赏。”
素问连忙躬身行礼:“民女多谢陛下恩典,只是凉州的乡亲们还没安顿好,民女想留在这儿,帮着王大人分发粮食,看着乡亲们都能吃上饱饭。”
太监笑了笑,点了点头:“姑娘的心意,陛下自然知晓。不过陛下说了,你的才智难得,留在京城才能更好地为天下百姓做事。王大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了,等他到了,妥善安排好灾民,姑娘再随咱家回京不迟。”
素问抬头望向远处,只见一队马车正往这边赶来,车上插着“赈灾”的旗号,车轮滚滚,扬起的尘土里,仿佛都带着粮食的气息。她又看了看周围的乡亲,有人已经帮着禁军搭建新的粥棚,有人去井边打水,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民女遵旨。”素问再次躬身行礼,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她身上,也落在那本被她小心收好的账簿上。风渐渐停了,沙砾不再乱飞,凉州城的春天,终于有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