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集:医馆联盟,联合各地分馆建应急体系(2/2)
素问看着眼前这些风尘仆仆的人,心里一阵暖流。她让人先给他们准备了饭菜,等众人吃饱喝足,才把他们带到堂屋,指着墙上的地图说:“各位,如今灾情蔓延,单凭咱们一个分馆,根本撑不了多久。我想,咱们不如成立一个‘医馆联盟’,把五个分馆的资源整合起来,建一个应急体系。”
“医馆联盟?”周大夫皱了皱眉,“怎么个联盟法?”
“我有三个想法,想跟各位商量。”素问拿起炭笔,在地图上画了几条线,“第一,建立‘药材互助网’。咱们把每个分馆现有的药材都统计清楚,列一个清单,哪个地方缺什么药材,就近的分馆先调拨过去。比如商丘离汴京近,以后汴京缺药材,商丘就多支援;洛阳缺药材,郑州和许昌就多帮忙。这样既能避免浪费,又能保证每个地方都有足够的药材用。”
赵大夫点了点头:“这个主意好!之前洛阳缺黄连,我们郑州馆里还有不少,可就是不知道,要是早能互通消息,也不至于让那么多灾民受苦。”
“第二,组建‘流动医队’。”素问继续说道,“每个分馆抽调三到五名得力的大夫和药童,组成流动医队,去周边受灾严重但没有医馆的村落巡诊。医队携带便携的药材和器械,既能诊治病人,又能教灾民们一些防疫的知识,比如喝开水、勤洗手、掩埋尸体,避免瘟疫扩散。”
孙大夫听到这里,立刻站起身:“我同意!许昌周边有十几个村落,都被洪水淹了,里面的灾民根本出不来,正需要流动医队去救他们。我这就回去挑选人手,保证明天就能出发。”
“第三,设立‘应急粮仓’。”素问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几个重镇,“咱们医馆虽然主要是治病,但灾民们若是连饭都吃不饱,再好的药也没用。我想跟各地的粮商合作,用咱们医馆的药材换粮食,在每个分馆都设立一个应急粮仓,专门给病重的灾民和老弱妇孺提供食物。”
李大夫听了,笑着说:“这个好办!商丘的粮商王老板,之前得了重病,是我治好的,他一直想报答我。我现在就写信给他,让他先捐一批粮食过来,以后咱们再用药材跟他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兴奋,之前的焦虑和疲惫,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希望冲淡了。素问看着他们,心里也松了口气——她知道,这个应急体系要想真正运转起来,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路途艰险、药材损耗、粮商不配合等等,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第二天一早,五个分馆的人就开始行动起来。商丘分馆的李大夫让人把带来的药材卸下来,一部分留在汴京总馆,一部分运往郑州;周大夫则带着洛阳分馆的人,跟着汴京的流动医队,一起去了城西的灾区;赵大夫和孙大夫也各自赶回分馆,挑选人手,准备组建自己的流动医队。
素问则留在汴京总馆,一边指挥药童们整理药材,一边接待前来就诊的灾民。中午的时候,太医院的李院判突然来了,看到医馆里井然有序的景象,又听说了医馆联盟的事,不禁对素问刮目相看:“素问姑娘,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魄力,能把各地的分馆联合起来。之前宫里调拨的药材,我已经跟陛下请示过了,不仅不少,还多拨了一倍,等下就会有人送过来。”
素问连忙道谢,心里却明白,这不过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她还要跟各地的分馆保持联系,及时调整药材和人手的调配,还要跟粮商谈判,保证应急粮仓的粮食供应。
傍晚的时候,小墨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姑娘,洛阳分馆传来消息,周大夫的流动医队已经到了第一个村落,治好了十几个病人,村民们都特别感激,还主动帮忙搭建临时的诊棚呢!”
素问接过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她走到廊下,望着远处渐渐落下的夕阳,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虽然洪水还没退,灾情还没结束,但她知道,只要这个应急体系能一直运转下去,只要大家都不放弃,总有一天,灾难会过去,百姓们也能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几天后,汴京的洪水开始慢慢退去,各地的灾情也逐渐得到控制。医馆联盟的应急体系越来越完善,不仅五个分馆之间能互相调配资源,就连周边一些小的医馆,也主动加入进来,想要一起为灾民出份力。
素问站在和安堂的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医队和运送药材的马车,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应急体系,更是一份希望的传承——只要医者同心,百姓同心,再大的灾难,也终会被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