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集:赵地稳固,备战伐楚(2/2)
议事结束时,已近黄昏。秦斩独自留在帅帐,打开系统“战术推演”功能,界面上浮现出楚军的兵力部署——项燕率领的二十万楚军,主力驻守在蕲南,另有五万兵力分布在陈城、寿春等地,形成犄角之势。
“项燕……”秦斩盯着地图上的蕲南,手指在界面上滑动,模拟秦军的进攻路线。推演结果显示,若秦军正面强攻蕲南,损失会超过三成;但若先攻取陈城,切断楚军的粮草补给,再迂回包抄蕲南,胜率可提升至六成。
“看来,得先从陈城下手。”秦斩关闭推演界面,目光望向窗外。邯郸城的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天空染成一片金红,校场上的士兵仍在刻苦训练,呼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他知道,这三个月的筹备,将直接决定伐楚之战的胜负。赵地的安稳,是秦军南下的根基;而攻克楚国,则是大秦统一六国的关键一步。
次日清晨,秦斩亲自前往校场视察新兵训练。一名身材高大的赵地青年正奋力挥舞着青铜剑,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有停歇。秦斩走上前,接过他手中的剑,示范起刺杀的动作:“出剑要快,收剑要稳,目光要盯住敌人的咽喉,记住,在战场上,只有比敌人更快一步,才能活下去。”
青年连忙点头,按照秦斩的示范反复练习。秦斩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豪情——这些赵地的百姓,曾是秦军的敌人,如今却成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们的加入,不仅充实了秦军的兵力,更让大秦的统一之路,多了几分底气。
与此同时,素问已带着五百士兵前往太行山谷采摘药材。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黄芩、黄连从土中挖出,素问则在一旁仔细辨认,确保药材的品质。夕阳西下时,满载药材的马车缓缓返回邯郸,医署的灯火彻夜未熄,医官们连夜煎药,将一碗碗温热的汤药送到患病百姓手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地一片忙碌。校场上,骑兵的冲锋声、步兵的呐喊声日夜不绝;河道边,百姓们挥舞着锄头,疏浚漳水;医署内,素问带领医官们培训新的医工,为战时救治伤员做准备;军需库中,新征集的粮草和兵器不断堆积,渐渐堆满了整个库房。
一月后,赵地征兵人数突破两万,秦军兵力扩充至七万;粮草征集完成八万石,足够七万大军三个月的消耗;河道疏浚完毕,粮船可从邯郸直达淮北;医署培训出两百名医工,临时医帐也已在军营中搭建完成。
系统面板上,伐楚任务的进度不断提升:【伐楚筹备进度:45%,骑兵战力提升20%,粮草储备充足,医疗准备完成,可申请攻城器械支援】。
秦斩看着进度条,心中稍定。他提笔写下奏折,请求嬴政支援投石机五十具、攻城锤十具,随后派快马送往咸阳。
二月中旬,咸阳的攻城器械陆续运抵邯郸。秦斩亲自指挥士兵组装投石机,看着巨大的投石臂在阳光下缓缓升起,他仿佛已看到楚军的城墙在投石机的轰击下轰然倒塌。
三月初,赵地的筹备工作全部完成。七万秦军整齐地排列在校场上,玄色的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旗帜上的“秦”字随风飘扬,气势如虹。
秦斩一身戎装,立于高台之上,目光扫过台下的士兵:“将士们!三个月后,我们便要南下伐楚!楚国虽强,但在我大秦锐士面前,不过是待破的堡垒!我等身为大秦将士,当为国出征,为统一而战!待攻克楚都,我与诸位一同回咸阳,受陛下封赏,共享太平!”
“为国出征!统一六国!”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连邯郸城的城墙都仿佛在微微震颤。
素问站在人群后方,看着高台上的秦斩,眼中满是敬佩。她走上前,递过一个药囊:“将军,这是我特制的伤药,随军带上,或许能派上用场。”
秦斩接过药囊,入手温热。他看着素问,轻声道:“多谢。待伐楚归来,我再陪你巡查赵地的医署。”
素问点头,眼中泛起一丝笑意:“我等将军凯旋。”
当日午后,秦斩率领五万秦军主力,从邯郸出发,朝着南方缓缓行进。队伍绵延数十里,玄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朝着楚国的方向蜿蜒而去。
帅帐内,秦斩打开系统面板,看着“伐楚任务进度:60%(兵力集结完成)”的提示,又望向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他知道,伐楚之战,注定不会轻松,但他更相信,只要秦军上下一心,再加上系统的辅助,定能攻克楚国,为大秦的统一大业,再添一块坚实的基石。
夕阳西下,秦军的队伍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邯郸城的百姓站在道旁,望着远去的秦军,眼中既有不舍,也有期待——他们知道,这支军队,不仅是为大秦而战,更是为天下的太平而战。而秦斩,这位灭赵的功臣,也将在伐楚的战场上,续写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