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燃2001 > 第437章 壁上观

第437章 壁上观(2/2)

目录

能得到夷积电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前辈指点提携,是我最大的荣幸!

您的提议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认真考虑安排!”

他的姿态放得极低,言辞恳切无比。

学习?当然要学!

但我学的目标是未来能打破这个分工格局,而不是永远受制于此!

韬光养晦,能屈能伸。

穷则战术穿插,富则给老子炸!

弱则共同开发,强则自古以来!

他心里默念着这几句真言,脸上却是笑眯眯的和章忠谋交换了名片,目送大佬进入另一个交谈圈去。

此时,华国内陆手机新锐龙旗科技的cEo杜军红凑了过来,他对吴楚之更多是一种“同道”的感觉,

“小吴总,久仰!你们打价格战那手够狠!幻想都栽了。

小吴总,开放后,手机这块市场巨大,我们龙旗想站稳,必须得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不能被上游完全拿捏。

果核有没有兴趣在手机这块一起探探路?”

“杜总客气了。手机确实是未来的核心终端,有机会一定多交流!”

吴楚之笑着回应,表达了对合作可能性的开放态度,并未深入讨论。

这时,威盛电子(VIA)的创始人之一、董事长王雪红女士也走了过来。

这位以创新和胆识闻名的女企业家,目光炯炯有神。

她刚才在会上也强调了创新,此刻更直接对吴楚之说,

“小吴总,看到你们年轻人敢打敢拼,打破陈规,我很受鼓舞。

我们威盛也是一路靠创新走过来的。”

她语气真诚,“这次开放是个契机,虽然可能如王成明董事长所说存在挑战,但我相信创新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

特别是在芯片领域,掌握核心Ip(知识产权)才是王道,才能在未来的合作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陆有市场,有活力,我们威盛有些积累,强强联合,一定能催生出新的可能!”

王雪红的言辞带着技术创业者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对创新的执着信念,这是吴楚之内心所欣赏的。

他真诚地点头:“王总说得太对了!技术创新确实是产业的灵魂和基石。

威盛在主板芯片组领域的成就和研发投入,一直是我们努力追赶的方向。

这次开放,也希望能为两岸的技术交流和深度合作打开新的大门。”

他表达了对威盛的敬意和期望。

然而,他脑海中却清晰地浮现出前世历史的轨迹:

这位执着于创新的女强人,将很快面临来自因特尔对其芯片组授权的全面限制以及NVIdIAnForce芯片组在性能和集成度上的毁灭性打击。

强大的创新意愿在绝对的技术代差、市场垄断和专利壁垒面前,结局往往令人扼腕。

创新是灵魂,没错。

但在这场由顶尖巨头掌控规则、赢家通吃的游戏里,光有创新的灵魂,还远远不够啊。

吴楚之心中泛起一分对王雪红未来命运的惋惜,也对自己的事业更多了一分警惕。

好吧,还有98分,他在琢磨着怎么吃掉威盛——这个他图谋已久的蛋糕。

稍远处,仲盛集团董事长叶立培、华亭博大企业董事长袁国良等几位在内陆投资房地产或多元化业务的重量级人物,正与小岛几位金融界、地产界的大佬相谈甚欢。

话题显然集中在资金跨境流动和可能的项目合作上,与半导体这些硬科技领域的关注点迥异。

吴楚之扫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联电的曹星辰再次走了过来,这次是礼节性地和吴楚之换了名片。

“小吴总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内陆大有可为,有需要联电的产能支持,随时联系。”

他笑容可掬,姿态摆得较低。

吴楚之客气地回应:“曹董过誉了,还请您这位老前辈多多指教。”

他心里给曹星辰定了位。

政治投机者,可以短暂借力其产能扩张的野心和与夷积电竞争的迫切性做点生意,但核心合作,最好不要指望。

(此公在重燃2003里面讲的比较透,这里就不赘言了。

就是一个在夷洲岛和内陆之间反复横跳的投机家。

世纪初,曹星辰被小扁扁给打压,靠向内陆;而到了十来年后,是最顽固的毒蛙。)

会议的后半段重点放在了教育与人才议题上。

夷洲岛“教育部”的一位高层官员开始阐述他们对两岸教育交流的规划。

核心词是“产业化”和“打造亚洲优质高等教育枢纽”。

“我们将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的品质与国际竞争力,吸引全球优秀学生包括内地优秀生源。

我们将积极推动高校与产业界的紧密联合,打造从学术研究到技术转化、再到人才输出的完整链条。

人才是流动的资源,而我们正致力于成为吸引华人英才汇聚的‘人才磁铁’,为整个世界培养顶尖人才,回馈社会的共同进步……

为此,我们计划推出一些针对内地留学生的精英奖学金计划,并加强两边高校合作办学的机制探索……”

‘人才磁铁?’吴楚之看着台上那位官员激昂的讲演,几乎要为之“鼓掌”。

这个概念包装得太巧妙了。

通过所谓的“精英奖学金计划”,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的光环作为诱饵,吸引内陆最拔尖的那批高中生、本科生负笈东来。

再配合其高教产业化的思路(高昂学费、市场化运作),这无疑是在用内陆优秀家庭的积蓄,去供养和充实其岛内高校和高端产业的发展所需。

更重要的是,这种人才流动几乎是单方向的!

对于这些被吸引过去的顶级人才,由于夷洲岛当局对内陆专业人士在岛的居留、就业设置的种种有形无形的限制壁垒(如同“玻璃天花板”)。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要么被夷洲岛本土企业消化吸收,为其竞争力持续输血;

要么流向欧美日韩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又有几人能真正带着所学核心技能回到内陆?

这磁铁吸走的,是内陆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滋养的,是夷洲岛自身的产业筋骨和国际大学的排名指标。

‘好一个损己利人、为他人做嫁衣的磁铁逻辑!’吴楚之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嘲讽。

焯!

这不就是高校版《变形计》?

把咱们清北苗子骗过去当夷洲岛高校KpI工具人?

建议改名《夷洲岛の人才收割机使用说明书》!

他注意到代表团里来自华国内陆顶尖高校的几位副校长、代表,神色都颇为凝重。

华国内陆的代表,教育部的一位司长接过话头,态度则更为务实和谨慎,

“我们非常乐见两岸在教育、科技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特别是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技术领域,我们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对于奖学金和交流计划,我们持开放态度,但核心目的是双向促进、互利共赢。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这些宝贵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最终能够反哺双方科研和产业实力的共同提升,而不是单向的消耗。”

他强调“双向”一词时,目光扫过夷洲岛的教育官员,意思不言而喻。

台下,被提到的“合作办学”议题,显然触动了一位华国顶尖大学的副校长。

他举手发言,带着学者的直率和一丝忧虑,

“合作办学模式探索是有益的尝试。

但我想明确一点,合作的精髓在于知识共享,而非将教育纯粹视为‘产业化’交易或‘磁铁’功能的延伸。

我们应当共同致力于知识的传播与深化,共同创造新知识,而不是仅仅围绕已有的知识产品进行商业运作。”

夷洲岛的那位教育官员笑着回应,话语却依然绕开了核心诉求,

“刘校长说得非常好!知识是无国界的宝贵财富。

我们的合作,一定是基于共同探索与价值创造的原则下展开的……”

冗长的会议终于在傍晚时分落下帷幕。

夕阳的余晖透过昆仑厅巨大的落地窗,给庄严肃穆的会场镀上了一层金红色的暖光。

与会者纷纷起身,带着疲惫也带着各自不同的收获或盘算,走向宴会厅参加早已安排好的盛大晚宴。

吴楚之混在人群中,保持着他那恰到好处的低调与谦逊。

他年轻的面孔在满场鬓发已霜、气场深沉的人群中,确实显得格外稚嫩。

他只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企业家,一个背景深厚但也仅仅是受邀“旁听”的后辈。

他引人注目的是年龄和事迹的错位,而非他此刻在这个场合应该具备的话语权分量。

所以,如众人所愿,他认真地聆听着身旁华国商界前辈们对于会议内容的闲聊或吐槽,偶尔附和一两句,表现得就像一个虚心吸取经验的后辈。

这种“不合时宜却又理所当然”的旁观者姿态,正是他此刻需要的完美掩护。

谁又会特别留意一个安静谦逊的年轻人正常的活动轨迹呢?

尤其是在晚宴这种社交更为密集时间概念更为模糊的场合。

裤袋里的有关部门配发的那部手机突兀震动三短一长。

吴楚之掏出来看了看屏幕,“电子干扰已启动,安全通道准备就绪。”

————

晚宴在饭店另一个更为奢华的宴会厅举行。

水晶灯的光芒更为璀璨夺目,乐队奏着舒缓的音乐,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与浓郁的酒香。

带队领导奚国华、夷洲岛方面的政商要人陈博志、章忠谋、王雪红等人坐在主桌。

其他企业家则按位次安排落座。

觥筹交错间宾主尽欢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奚国华代表内陆代表团致祝酒词,对会议的“成功”表示祝贺,对未来合作表达了美好的期许。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络。

就在这时,章忠谋似乎不经意地转头看向奚国华,带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声音不大但足以让邻近几桌听见,

“老奚,怎么没见到你们那位小吴总入席?我这老家伙倒是想和他喝两杯。”

他的询问很自然,带着关心。

坐在章忠谋对面的联电曹星辰也附和道,

“是啊,刚才在会场还看到了,晚宴开始就没见人。

这么重要的交流场合,年轻人可不能缺席啊。”

语气看似关切,但也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探询。

旁边的王雪红也投来了探询的目光。

没办法,不是吴楚之有多帅,或者果核有多重要。

而是在这种两边高级别论坛里,遍数华国内陆的It厂商,华国目前就没有几家能拿出手的。

原本出席这场交流的,是智柳。

但智柳刚刚荣休了,自然是不能来了。

接替他的郭伟,此刻还忙着内部整顿,没空来。

另外一面旗帜任老爷子,目前也是大病初愈,没法来。

剩下的,燕大方振正在内讧,华清紫光此时也是在重组中,朗潮电子放弃了民用pc业务专注服务器……

好吧,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而初创的、没有国资背景的、一战扫平兴天下,次战掀翻旧时代的果核科技,给了他们惊喜。

无论对他们哪方来说,吴楚之是此刻华国内陆最好的合作伙伴。

虽然此子国产化替代的野心如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他们根本不惧。

因为他们都已经是方案提供商的角色了。

而不是单纯的设备供应商。

他们不仅可以卖设备,也可以卖技术,还可以卖服务。

所以,格外关注着吴楚之的动向。

对此,吴楚之完全是不知情的,他本以为他这个小卡拉米应该是无人注意的。

而内陆代表团方面也是如此,一群大佬也在东张西望的在宴会厅里找寻着吴楚之的身影。

几个知情人心里是暗暗叫苦。

对此,他们之前也是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的,他们也以为没人会关注那个小吴总。

气氛一时之间僵住了。

如果吴楚之在这里,一定会说:“谢邀,人在夷北,刚下会场。不过,国宴哪有夜市香?毕竟——电子民工の自我修养第一条:老板画饼哪有女朋友投喂实在!”

带队的奚国华闻言,心思一转,脸上立刻恰到好处地堆起几分长辈面对不懂事小辈的无奈和略带尴尬的笑容。

他放下了酒杯,叹了口气,朝着章忠谋、曹星辰等人做了个“别提了”的手势,声音带着点哭笑不得的宠溺和抱怨,

“哎,让各位见笑了!别提那混小子了!”

他声音稍稍提高了一点,确保邻桌几位也能听清,仿佛在向大家“告状”,

“这小子啊,纯粹是被我们给惯坏了!

会议一结束,就火急火燎地拉着同行的那个小女友——好像叫什么王冰冰?

嚷嚷着什么‘来夷洲岛不能错过美食’,非要立刻去逛那个忠孝东路的夜市!

说是要去吃什么蚵仔煎、大肠包小肠、珍珠奶茶!

我说他晚上有重要宴会安排,是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

嘿,人家吴大少爷说了:民以食为天,夜市上的‘天’比这里的山珍海味都更有吸引力!

他说是要给女朋友拍照片分享,体验最地道的生活!

你说说,这都什么理由!

年轻人嘛,精力是旺盛,可这心性也太跳脱了,完全坐不住嘛!

我拦都拦不住,总不能绑着他来吧?

真是让大家见笑了!回头我非得好好说说他不可!”

奚国华说得绘声绘色,表情生动,将一个位高权重的长辈面对任性妄为晚辈时的又气又笑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番话效果拔群!

章忠谋最先反应过来,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一阵畅快的大笑,

“哈哈哈!好!好一个‘民以食为天’!妙啊!哈哈哈!”

他一边笑一边指着奚国华,连连点头:“奚领导,我跟你讲啊,这才是少年心性!

这才是真性情!小吴总多大?

十九?快二十了吧?正当爱玩爱闹的年纪!

能做出那么一番大事业,已经是人中之龙了!

你还想要求他跟我们这些老头子一样沉稳持重?

强求不得,强求不得啊!

带女朋友游夜市,这不正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吗?

好!好得很!”

曹星辰也立刻换上理解包容的笑容,

“对对对!章老说得极是!少年人,正当如此!

夷北的夜市,烟火气十足,确实值得一逛。

错过了这边的龙虾鲍鱼又算得了什么?

体验生活,享受浪漫,这才是年轻嘛!

难得出来一趟,放松一下,无可厚非,无可厚非!”

王雪红脸上的探询也消失了,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真是有趣!看来这位吴总骨子里还是个率性的大男孩呢。

这倒让我想起我家那小子小时候也爱往夜市钻……老奚,别太苛责了。”

她语气温和,充满了对年轻人的理解和宽容。

主桌上其他几位夷洲岛的高官和商界大佬也都纷纷点头,笑着附和,

“是极是极!我们年轻时也爱热闹,理解!”

“这种不拘一格,说不定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夜市好啊!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一时间,吴楚之的消失,不但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反而成为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插曲。

他那“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俊杰”形象,加上“为女友探店美食”这个极具生活气息的、甚至有点可爱的理由,完美地为其真实的去向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在这个充满宏大叙事和权力博弈的场合,一个年轻人贪图口腹之欲和小小浪漫的不合时宜,是如此的自然而然,又是如此的“不值一提”。

一片包容、理解甚至带着几分赞许其“真性情”的笑语声中,章忠谋等人心中那一点点因吴楚之消失而产生的细微疑云,彻底消散在美食的香气与欢快的音乐里。

没有人注意到,奚国华在低头啜饮的瞬间,肩头明显的松了一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