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雪檐窥世启心程(1/2)
夜色如墨,燕京大学的东北门门卫房里,一盏孤灯在寒夜中摇曳,散发出昏黄的光晕。
韩毅刚扒了两口从食堂打来的清炒凤尾,此刻却有些食不下咽。
塑料饭盒搁在冰冷的金属桌面上,几根油亮的菜叶粘连着,显得寡淡而清冷。
其实,他并非嫌弃饭菜寡淡。
事实上,对于一个长期在公路上漂泊、习惯了啃硬馒头甚至冷饼子就开水的人来说,这盒带着油星、青翠油亮的清炒莴笋叶(凤尾),已是难得的滋味。
只是胃里压着心事,再好的东西也难以下咽。
离开车队已经三天了。
今早他寄出去两封信,一封给一直照顾奶奶和妹妹的邻居王婶,一封是给奶奶和妹妹的,叮嘱她们按时吃药、保重身体。
窗外呼啸的北风卷起地上枯干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寒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带着哨音,吹得油汀发出的热量似乎都单薄了几分。
韩毅裹紧了身上廉价的旧棉袄,这是从工地老陈那儿花二十块钱买来的二手货,虽然臃肿笨拙,胜在能抵御这燕京刺骨的冷。
远处不知哪个角落的喇叭里,悠悠飘来一阵旋律,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的夜里异常清晰,
“劫过九重城关,我座下马正酣,看那轻飘飘的衣摆,趁擦肩把裙掀……”
歌声带着点古风又有点侠气的戏谑感,旋律朗朗上口。
韩毅的手一顿,叉子悬在半空。
他知道这首歌——《盗将行》。
这几天在校园里总能零碎地听到,那些年轻的学生边走边哼。
但是听在他耳朵里,那个“趁擦肩把裙掀”的戏谑调子,在此刻听着格外刺耳,仿佛是对他这种底层挣扎者命运的嘲笑。
他猛地闭上眼,又狠狠睁开,用力甩了甩头,试图把这恼人的歌声和随之翻涌上来的无边酸涩甩出去。
不能想,不能动摇!
他反复告诉自己:这是起点,一个能看见未来的起点。
他得活下去,然后……站起来!
据说,这首歌是学校里那个传奇学生吴楚之的果核公司弄出来的作品。
提到“果核”,韩毅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桌面上那本设计简约精致的台历。
深灰色的硬质封面,烫金的“果核科技”logo沉稳又醒目。
整个果核科技,在燕大的校园里无处不在。
这家公司,连同它那个年轻得不像话的掌舵人,这些天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地渗进了他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就连上午那个看起来老油条似的卫守才——邵队长特意安排带他的老队员,神秘兮兮地交代门岗注意事项时,嘴里也不时蹦出“果核”:
“看见那种黑色的新款奔驰S600没?
或者他们公司自己改装的商务车?
车牌要是京A后面带三个6、三个8这种吉利数儿,眼睛放亮点……
咱这东北门离他们那‘果核’总部近,他们高层加班或者运送设备,半夜都可能要过……”
“还有,晚上啊,肚子留点空儿……”卫守才挤眉弄眼,带着点习以为常的神秘,“咱们这片的食堂,有时候会给门岗打包剩菜,特别是‘果核’自己那个食堂,伙食真叫一个好!听说晚上九点半、十点左右会送过来,算是个小福利。”
韩毅当时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
剩菜?
他韩毅会稀罕那两口剩菜?
骨子里那点男人的自尊心“噌”地就蹿了上来。
他可是经历过高速路上风餐露宿、把硬馒头泡开水当饭的人,但被人当成等着吃“果核公司”泔水的角色,总觉得别扭。
仿佛为了回应心底那点不合时宜的傲气,他愤愤地用叉子狠狠地戳向饭盒里那几根绿油油的菜叶,发出轻微的“噗嗤”声。
一口菜混着没滋没味的米饭咽下去,嗓子眼更干了。
“……果核的食堂,据他们保安部老柳说,那伙食规格,啧啧,每顿都有十个荤菜十个素菜可选,顿顿不重样,比咱们学校教职工食堂还好!”
卫守才那带着羡慕和回味的咂嘴声,不合时宜地在脑海里回响起来。
十个荤菜,十个素菜……
韩毅的喉结不受控制地上下滚动了一下,唾液腺忠实地分泌着。
他沉默了几秒,最终长长地、极其无奈地叹出了一口气,胸腔里最后那点倔犟的气焰也跟着吐了出去。
好吧……是挺稀罕的。
韩毅放下叉子,手指有些烦躁地扒拉着头发。
肚子确实没饱,清汤寡水撑不起一个成年男人的消耗,尤其是在做过下午操之后。
目光又落回那本台历上。
心里憋着的那股气无处发泄,让他动作有些粗鲁地一把扯过它,“啪”地一声摊开在自己面前。
现在才下午6点多,太阳刚落山不久,校园里人来人往,正是值班需要高度注意的时候,看书显然不合规矩,被人看见了不好,当班的第一天还是得规矩点。
熬吧,熬到晚上8点后,人流稀疏下来,那时才是他能够安心汲取知识,为未来搏命的私人时间。
他随手翻着这本设计感极强的台历,指腹划过光滑的纸张。
别说,这家公司确实费了心思。
作为一个准大学生,韩毅很欣赏这样的功能,很新奇,也很实用。
每一页都不仅仅是个日期,左侧是清晰的时间格子和待办事项栏,方便记录,右侧则通常印着些激励人心或富有哲理的金句。
韩毅翻到了前面,从红色扉页看起。
扉页用的是鲜艳的中国红做背景,烫金的果核Logo格外醒目。
红底白字,用粗壮有力的字体印刷着一行宣言:
我们将重新定义个人计算机!
下方一行小字:“还有15天”最底部是更小的一行说明:果核科技2001年产品发布会丨2001.11.11
这个日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韩毅记得那段时间,学校里讨论这事的热度很高。他微微挑眉,来了点兴趣,索性从这已经翻过去的部分开始,一页页往后细看。
倒计时第14天:当我们买电脑时,我们到底在买什么?
倒计时第13天:在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眼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文字简短,句句如刀,精准地切入当时消费者购买电脑的迷茫点,将关注度成功从“冰冷的参数比拼”拉向了“体验”、“质感”和“价值认同”。
翻过几页,风格渐转锐利。
倒计时第2天: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倒计时第1天:明天见!
然后就是发布会当天,2001年11月11日那一页,红色的背景上,只有三个大字:《盗将行》
没有多余的解释。
但在那个夜晚之后,这首歌便随着那场轰动性的发布会,一同引爆了话题。
韩毅停下了翻页的手指,望着那鲜红的页面,目光带着复杂的审视。
惊叹,感慨,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
这些倒计时文案,步步为营,层层递进,从引发思考到建立共鸣,最后以一首原创歌曲作为发布会的情感引爆点和高潮。
这宣传节奏和情感塑造的能力,简直是把人心当琴弦拨弄。
高端!精准!蛊惑人心!
这公司卖的根本不仅仅是电脑硬件,它卖的是……一种独特的调性和一种身份认同感。
就像那歌里唱的大盗,潇洒不羁,特立独行,又仿佛拥有颠覆旧秩序的力量。
韩毅靠在椅背上,眼神有些放空。
货车司机这行,在世纪初,特别是跑长途的,真不算穷。
只要熬得住辛苦,肯拉超载(那时普遍管理松),能吃苦,比很多坐办公室的白领挣得都多太多了。
他自己?是个例外。
没自己的车,赚的是给公司开车的死工资,还要养活奶奶、妹妹两个病人一个学生,更重要的,是得拼命从牙缝里抠钱存着交学费、当生活费。
所以他才是货车司机里的穷人,拮据到只能“凉拌”。
但是,买不起,看看还不行吗?
何况他只是暂时买不起。
所以,在收入逐渐提高之后,他对物品的要求逐渐从“能用就行”变成了“要好看”。
跑车跑得多了,见识也就多了。
那些城市里大商场橱窗里的好东西,谁不想拥有?
东西不好看,用着心里也憋屈。
只是以前实力不允许,只能把这份心思压下去。
现在?
虽然依旧买不起,但是他看到了光明。
重新走在了通往校园的路上,未来的人生的大门似乎对他开了一条缝。
这份对“美”的追求,开始苏醒。
货车司机,是这个年代里少数能够体感到市场经济魅力的职业。
同类商品,竞争到最后,同价位的东西,硬件上能拉开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那到时候拼什么?
拼品牌认知度,拼……设计!
电脑,在他认知里也一样。
贵的可以有最好的配置,便宜的也能满足基本需求。
舍得花钱,什么配置都能上;不要配置,价格可以很低。
可以想象,品牌机竞争到最后,配置参数的差距会被抹平。
同等价位下,能比拼的只剩下品牌和设计。
果核公司通过这一系列行动,就是在潜移默化地给所有人脑子里刻烙印:果核,等于好设计。
果核的机器,不仅仅是一台工具,它是一件有态度的作品。
这和很多国际大牌奢侈品的成长路径,何其相似!
“啧啧……”
韩毅忍不住又摸了摸那台历光滑的页面,轻声咂舌。
设计感这个东西,一旦在消费者心里扎根,它的溢价空间就打开了。
这年轻的吴董……是个做生意的高手啊。
门卫房厚厚的棉布帘子被掀开,一股寒气裹挟着一个穿着厚实大衣的身影钻了进来。
“队长,你怎么来了?”
韩毅立刻放下台历站了起来,来人正是保安队长邵贵发。
韩毅记得卫守才说过,这位队长有个习惯,晚上会不定时抽点几个门岗巡查。
“晚上夜巡一趟,顺道来看看你。”
邵贵发嗓门挺大,带着点军人的爽利。
他摘下厚实的棉帽,拍打着身上的寒气,又把外面沾着霜花的大衣脱下来,挂在一旁的衣架上,熟门熟路地坐到烧得正旺的油汀旁边,伸出双手烤着。
“怎么样?第一天上岗,还适应吧?这大东北门虽然偏点,冬天风是硬了点,但事儿相对没中心区那边那么杂。”
“挺好的!邵队。”
韩毅连忙应道,手脚麻利地提起一直温在油汀发热片顶上的铝制水壶,给邵贵发倒了一杯热水。
“这条件比我之前在泸天化当司机时,那些老门卫待的门房强太多了,暖和,也干净。”
“那就好!”
邵贵发捧着搪瓷杯,满足地哈出一大口白气。
他顺势靠向油汀取暖的铁壳子,发出一声舒坦的叹息。
杯口冒出的热气很快在冰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
“就是你这身板儿啊,还得练!早上跑操我看你动作有点软乎了。”
邵贵发的声音洪亮,在狭小的门卫房里嗡嗡作响。
“燕大的保安,腰杆子得挺直喽,精神头得拿出来,得有威势。不然怎么能站住门岗?
外面那些想混进来的地痞、小商小贩、推销员,眼贼着呢!
你往那一戳,就得让他们知道这门不好糊弄!
‘燕园卫士’这牌子,挂在校门口,也挂在咱心里!”
他顿了顿,目光如探照灯般在韩毅身上上下扫视,带着点长辈式的审视和毫不掩饰的挑剔。
“你现在这体格儿,比大彪、小李他们都单薄一圈。
大彪你知道吗?
就南门岗上午班那个黑铁塔,以前在部队练过散打,三百斤的煤气管子,他一个人扛起来就走。
小李,就是总爱哼歌那个,看着精瘦,可人家耐力好,追个贼跑半个校园不带喘气的。
你呢?”
韩毅顿时觉得脸皮有点发烫,不好意思地抬手挠了挠后脑勺。
天生的精瘦骨架,加上这两年奔波劳神又营养没跟上,确实显得有点文弱,像根在风里飘摇的芦苇杆子。
早上的跑操,他跟在队伍后面,就明显感觉步伐虚浮,气息跟不上节奏。
“天生吃不胖……以后跟着练!”
他只能这么解释,声音有点发虚。
“吃不胖?嘿!”
邵贵发鼻腔里哼了一声,显然不信这种说辞。
“那是你没敞开肚皮吃过油水!在燕大当保安,肚里没油不行,冬天站岗更费热量。你小子啊,”
他拿起滚烫的搪瓷杯,呷了一大口热水,发出满足的吞咽声,
“我看,就是欠练!吃得也省!卫守才那老油条没告诉你?”
韩毅愣了一下,摇摇头:“卫哥……只说让我看好门。”
“嘁!”
邵贵发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那家伙,精就精在‘守嘴’上了!小韩,邵哥跟你说点实在的。”
他放下杯子,身体向前倾了倾,压低了些声音,眼神里多了点推心置腹的意味,
“这份工作,表面上看就是看个门、记个车、帮老师学生指指路。
其实门道不少。
你看这燕大,占地广吧?
分校区好几个,人员成分复杂。
外国留学生、学术大牛、官员子弟、真才实学的尖子生、当然也有混混考进来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得防着点。
偷自行车、混进宿舍楼推销劣质东西、甚至偷实验室零件的,以前都有!”
“咱保安队,分区巡逻,轮岗值班,有一套章程。
你新来的,就守好这东北门,这地儿偏,车辆进出相对单纯。
重点盯两种人:校外陌生面孔,尤其贼眉鼠眼往里溜的;再就是那种骑个三轮车冒充送货,想混进家属区的。
白天你看见生面孔,客气点问来意,登记。
晚上,尤其是十点闭门禁之后,态度要硬!
没有校内证件或者登记信息对不上,天王老子说情都不放行!
记住了?”
“记住了,邵队长!”
韩毅挺直了腰板,连忙应道。
邵贵发这番实在话,让他第一次对这工作有了更具体、也更庄重的感觉。
“再有,”邵贵发指指窗外,
“这燕园里,大小公司研究所也不少,就刚才说的‘果核’,还有西边那电子研究所,北门那边的化工学院搞的什么生物科技公司……
这些单位都有自己固定的车辆和运送时间。
特别是‘果核’,离咱们这门近,他们的车辆进出频繁。
你要留神他们的车牌特征……”
两人接下来便是在邵贵发的主导下,絮絮叨叨地聊起门岗上的门道细节。
邵贵发是个健谈的军旅出身汉子,说起那些年抓过的小偷、帮过迷路的老教授、拦住强闯大门的醉酒家属,故事一个接一个,夹杂着经验教训。
韩毅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把这些看似琐碎却无比宝贵的“江湖经验”默默记在心里。
邵贵发时不时看看腕上的老上海表,像是在等什么。
窗外夜色渐深,寒风拍打着门窗,但狭小的门卫房里因为这炉火的温度和人声的交织,竟也显出几分奇特的暖意和生动。
邵贵发估摸了下时间,笑着对韩毅说:“差不多了,再待会儿你可能就得……嗯,记两个人。”
他话没说完,外面就传来脚步声,接着门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猛地掀开。
“邵队长,记什么?”
一个带着几分笑意的清朗男声先闯了进来。
韩毅抬头一看,心里咯噔一下,一股混杂着惊讶、感激和微微窘迫的情绪涌了上来。
来人身材挺拔,裹着一件剪裁合体的藏青色羊绒大衣,脖子上随意搭着条灰色围巾。
脸庞英俊,带着点大学生的青春气息,眼神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沉静和……锐利。
邵贵发立刻从椅子上弹起来,脸上堆满了熟稔的笑意,
“哎哟!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我正跟小韩说,让他一定牢牢记住您小吴总的模样,以后进出校门不能耽误了您的事儿!”
小吴总?!
韩毅感觉脑袋瓜子嗡嗡的。
眼前这位……
不是那个在冰天雪地的服务区里,被他狠狠撞碎了车尾却分文未赔、还帮他解围的“倪石虎”倪恩公吗?!
一瞬间,几天前的风雪,刺耳的撞击声,那个绝望的自己,还有那辆几乎被撞成一堆废铁的奔驰车……
记忆碎片呼啸着冲进脑海。
而眼前这个提着现在看来真是诱人得很的剩菜、笑容温和的青年,就是当时那个如同神兵天降、拯救他于灭顶之灾的倪恩公!
怎么是果核小吴总?!
吴楚之手里提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大号加厚食品保鲜袋,透明的袋子里能看到一盒盒被打包好的饭菜。
他身后的门外还站着两个人,一个穿着鲜艳的红色呢子大衣,扎着高马尾辫,五官精致明艳的女生。
另一个看着年龄稍微大一些,穿着剪裁利落的深蓝色职业套装的都市丽人。
韩毅只觉得这位职业装女郎有点面熟,但门外光线不好,他也不敢凑上去仔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