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燃2001 > 第469章 三个字,倍儿爽!

第469章 三个字,倍儿爽!(2/2)

目录

他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刚在cpA税法书里啃到第二章增值税的条文。

购进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进项税额是明确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必须做转出处理。

眼前的凭证附件的请购单白纸黑字写着“专用于接送员工上下班”,这性质钉得死死的。

“省下来?”

韩毅心里一动。

他当然知道如果能抵扣进项税,对公司是好事。

“关键就在于这个‘福利性质’!”

韩毅猛地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税法堵死的是纯福利的路。

那如果…这辆车不仅仅是福利呢?

如果它同时也能为公司的经营活动服务呢?

条例禁止的是“用于”,并非“存在可能用于福利”!

只要证明它有经营用途,哪怕是混合用途,那么这十万多的税,就有了转圜的余地!

“如果能证明它不是纯粹的福利,而是和公司经营有关……”

邹开平眼睛亮了一下,鼓励道:“没错!继续想。”

韩毅的脑子飞快地转着:“主管,只要这车不完全是为员工服务,也能用到经营活动上,那进项税是不是就不用转出了?”

光嘴上说车子有时也可能接送客户,是站不住脚的。

要改变结果,就必须改变根源——那张给车子定性的单据!

他看着那张固定资产申购单,上面的‘专用于’三个字显得格外扎眼。

“关键就在这个用途认定上!”

豁然开朗的感觉涌上来,韩毅脱口而出,“主管,办法就在这张申购单上!

让综合部改改申购事由,把‘专用于接送员工上下班通勤’的‘专用于’三个字去掉,加一句‘及接送客户往来和其他公司商务活动’。

这样,车就有了经营用途,那10.4万的进项税就不用转出,可以直接用来抵税了!”

邹开平脸上的笑容更盛,看着韩毅的眼神充满了赞许。

这小子!

没学过系统的财税知识,看凭证也看不出门道,但一点就透!

自己只是提了个醒“税交得可惜”,他立刻就能联想到改变用途,还给出了具体怎么修改这种实务操作上的点子。

这份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可比死记硬背规范要难得多了!

“很好!”邹开平由衷地点头,“思路非常对路。”

他心里不禁嘀咕:这悟性,真是个高中毕业生?还是个开过两年大货车的?

自己怕是捡到宝了吧?

得用起来!

邹开平又连续的问了几个问题,从会计的基本核算、财税处理到合并报表。

韩毅磕磕巴巴的回答着,他是经济学专业,财务方面教材教的就很粗浅,cpA的教材,他也只看了几章而已。

饶是这样,邹开平心里也乐开了花。

不会的,没关系,反正大多也用不到。

看来自己以后能省点事了。

他将凭证放在桌面上推到韩毅的面前,“这件事就你来处理,周一和综合部说一声,他们修改请购申请后,我们再做账务处理。”

韩毅也不推辞,将活揽了过来。

在一个部门有事做和没事做,人的心情是两码事。

邹开平既然开始让他做事,这便是一个良好的改变。

韩毅拿过凭证就要转身回去,却被邹开平叫住了,“小韩,你会不会做ppt?”

韩毅有心想说不会,不要耽误我看书!

但是看了看邹开平那电脑屏幕的ppt,他有点忍不了。

ppt这玩意儿,技巧有一定的含金量,但一个ppt到底能不能一瞬间抓住别人的眼球,说穿了更多的是和个人审美相关。

技巧再高,要是没有那种审美能力,做出来的还是一坨屎,甚至会因为技巧变得像是屎中开花一般。

这文字数据满篇密密麻麻、乱七八糟堆砌的ppt,让韩毅心痒痒的。

他放在桌下的拳头攥紧了又放松,这才忍住了咆哮起来的冲动。

ppt不是这么做的!

ppt是一门技术也是艺术!

在韩毅看来,邹开平的ppt完全是在亵渎艺术。

他重重的点点头,“会做,以前在六月花电脑学校学过。”

邹开平大奇,“六月花还教这个?唉……看来我是被坑了,我是在指北针电脑学校学的。”

韩毅脖子上的青筋都快冒出来了,不过也只能顺着话说,“那里的老师见我肯学,私下收费教我的。”

邹开平理解的点点头,这才说得通嘛,他叹了一口气,“还是你们年轻人学的快啊,我这全是照着书在比划。”

知道邹开平的意思,韩毅索性主动的开了口,“主管,要不我先做一版,您最后来审阅审阅?”

邹开平一想起上个月给吴楚之交财务月度汇报ppt的时候,就觉得老脸挂不住。

小吴总虽然当场没说什么,但从开月例会的时候,邹开平见到那和自己交上去截然不同的ppt时,便知道,小吴总给他面子,自己动手重做了一个版本。

这个月他花了很多功夫在ppt的制作上面,但是做出来的效果,与上个月吴楚之展示的效果,还是天差地远的。

年龄大了,岁数不饶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审美观念上也有很大的差距。

他知道吴楚之做的很好看,但他就是做不出来。

邹开平习惯了在国企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方式,洋洋洒洒的他可以写二十多页,虽然他也知道,其实领导大半都是看不懂甚至根本不看财务分析报告的。

为了供孩子上学,看在果核公司这相当于他原来的三倍工资,他毫不犹豫的跳出了舒适区。

果核公司钱给的多,自然要求也高,这是他有心理准备的。

甚至他还做好了需要做假账的心理准备。

哪知进来后才发现,这家公司根本不需要做假账,也没有内外账的区别,这让他很是松了口气。

只不过,需要带兼职学生,累是累点,至少比提着脑袋做账好吧?

邹开平心里很是明白,吴楚之对他的不责怪,并不是尊老什么的,而是对他本就不抱什么希望。

从公司的性质来看,这家公司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自己就是一块垫脚石。

公司的快速扩张也让他心里没有什么疙瘩。

越来越多的新业务展现在他的面前时,让他也觉得很吃力。

他以前做的,就是很单纯的生产企业。

财务上有句话:业务上有动作,财务上就会有反应。

所以,当金融衍生交易品等以前为所未闻的业务摆在他面前时,他就知道,自己终究是会被新人给淘汰的。

但他也不心慌,小吴总承诺过,当他发现跟不上的时候,也不会辞退他,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学生,培养好财务习惯和基本核算能力就算他完成任务。

要不,真让这个年轻人试试?

邹开平想了想,反正自个儿也做好了,看看这小子做得怎么样。

如果还不如自己,那就将就自个儿手上这份用就是了。

他也尽力了,相信小吴总也看得出来。

自个儿就这么一个水平,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邹开平点点头,“行,我把模板和数据全部拷给你,大致的要点都在我这个ppt上面,你有不清楚的问我就是。”

……

望着门里韩毅趴在电脑屏幕前做ppt的背影,邹开平轻叹了一口气。

这孩子其实挺谦逊的,也挺有能力的。

算了,教一个是教,多一个也无所谓,而且这小子挺有灵性的,能给自己省不少事。

他轻轻的带过门,步履轻松的下了楼。

……

待到确认邹开平走了后,韩毅随手点了保存,拿起书继续看了起来。

做事最忌三心二意,既然晚上的任务是把所得税这章看完,那么就别搞东搞西的。

至于ppt,明天白天来做吧,反正这剩下的时间也不够。

回到宿舍,韩毅草草洗过便躺在了床上,望着天上那轮明月发着呆。

倒不是他孤枕难眠,早习惯了。

果核宿舍的条件其实很好,是三室一厅的房子,每个员工一间,设施也挺齐活的。

租金不贵,一个月也就200元,在工资里面扣。

中关村附近的房子,这个价格,完全算是公司补贴了。

他中午午休的时候,特意跑到附近的房产中介打听过行情。

中关村核心区域的老破小一居室月租都要一千五六起,而且基本都在三楼以上,没有电梯。

奶奶每周要做透析,爬上爬下根本不可能。

稍微远一点到四环外,能租得起的老小区两居室也要接近三千。

这还没算上押一付三的高额启动资金。

不过宿舍再好,也是员工宿舍,把奶奶和妹妹接过来,住哪儿呢?

这附近的房子,他有点承担不起。

更麻烦的是妹妹韩冰读书的“五证”的要求——要进公立学校,需要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持有本区的居住证、稳定的实际住所证明(比如租房的合同备案)、在燕京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本,还有户籍所在地出具的无监护条件证明。

他现在手里的,只有刚签的劳动合同和公司宿舍的租赁合同(公司统一办理备案或许可行?),居住证还没着落,那个“无监护条件证明”更是隔着重重大山——需要老家的村委会和派出所开证明,手续繁复无比。

不过就算如此,即使一切顺利,被分配到的学校大概率是“统筹”性质的,这样的学校,不仅路程可能偏远,教育质量也够呛。

是不是还不如县中学?

这些问题,让韩毅有点儿辗转难眠。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落实到行动上,问题便一个个的出现了。

月光清冷地洒在床前,窗外隐约传来小区里其他住户孩子欢快的嬉笑声,更显得他此刻的孤寂与沉重。

工作来之不易,起点也很高,但燕京的高昂生活成本和现实的壁垒,像两道冰冷的铁环,勒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奶奶的医药费、房子的租金、妹妹的未来……

每一笔都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如同几座大山沉甸甸地压下来。

微薄的积蓄撑不过几个月,他必须更快、更快地在果核站稳脚跟,拿出无可替代的价值,赚取更高的报酬!

想到这里,韩毅无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

星期六,是韩冰从学校回家的日子,也是他们约定通话的日子。

韩毅开着货车走南闯北的,手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只是个破旧的二手手机,不过在2001年的农村也很是洋气了。

奶奶和妹妹自然是没有手机和小灵通这类的,所以两边的通话只能是韩毅打电话到村里的供销合作社。

“幺官儿,你还好吧?”

听见对面熟悉的奶奶声音,韩毅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一段时间的大变,让他心里堆积了太多的委屈。

“奶奶,我还好,在燕京找了一份工作……”

韩毅忍住泪水,语气轻快的讲了起来。

村里七嘴八舌的,韩毅在化工厂丢了工作的事情,肯定瞒不住。

而且他也没瞒,前几天寄出的信说得明明白白。

此刻奶奶没有问起,韩毅却主动说起了新工作。

“幺官儿,你莫骗奶奶哈,燕京的钱那么好挣啊?”

听到韩毅说起工资的时候,奶奶有点不信。

坐办公室3200一个月,比起韩毅开货车的收入低了不少,但要是放在泸天化,很多中层干部都没这个数。

韩毅笑着解释着,“奶奶,毕竟是首善之地,燕京人多,机会也多,消费高,自然工资也高,你来了就知道了。”

奶奶还没说什么,旁边一个清脆的声音却响了起来,“锅~我们真的要去燕京啊?”

“嗯,不过是奶奶过来,你就呆屋里就行了。”

听见妹妹的声音,韩毅嘴角翘了起来,习惯性的逗傻丫头。

“奶~奶~,你看我锅嘛,又欺负我!”

听见对面亲人的声音,韩毅心里忽地一片温暖起来。

在果核努力工作,然后买大房子,让奶奶和妹妹过上人上人的日子,未尝不是一个奋斗目标。

“奶奶,把田租出去吧,到燕京来,对冰冰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

城市里无论学习资源还是眼界格局,都比我们农村要好上太多。”

韩毅知道,如果说这边生活条件什么的,奶奶不一定会来,老人家总说故土难离。

但要是说起对孙子孙女好,那奶奶是一定也不会犹豫的。

果不其然,听到对韩冰学习成长有好处时,奶奶明显动了心,“唉……好吧,你先把你刚刚提到的房子、学校落实好吧。

我也在家里琢磨琢磨,那几亩地怎么办。”

韩毅也没有多劝,人离乡贱的。

要让老人家心甘情愿的立即答应搬来人生地不熟的燕京,那完全是白日做梦。

“幺官儿,你可得认真努力工作,好好报答别个吴总。真是大好人呐!”

……

韩毅一边感激着奶奶口里的大好人,一边苦逼的在风雪夜里改着ppt。

下午在办公室加班做ppt的他,被吴楚之逮个正着。

见韩毅在做,吴楚之一拍额头。

特喵的,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要论起做这玩意儿,在他认识的人里面,韩毅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所以,看着韩毅做的幻灯片,吴楚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韩毅心里郁闷极了。

恩公,我只想看书考证啊!

“ppt不是这么做的!你这是在亵渎艺术!”

昨天韩毅忍住没向邹开平吼出来的话,今天却被这欺师灭祖的孽徒给吼了出来。

吴楚之表示很爽!

于是,他又还了一句给自己这便宜师父!

“商务ppt和学术ppt是完全两个概念。

简单的说,用来讲的ppt,一定要像一部电影一般,将观众的视觉焦点汇聚在你此刻想要讲的地方。”

“你看,小韩,你又犯了一个做ppt的经典错误。你得注意你听众的身份!

导师、教授在讲课的时候,他站在甲方爸爸的地位,你爱听不听,不听拉倒,为了成绩,你只能按照他的思路来。

但是出了学校,你的应用场景对应的对象是领导、客户,他们是甲方爸爸。

你无法约束他们的想法跟着你的思路走,他们不听,你就得检讨了。

也许你在讲A的时候,他的目光却落在了c或者d上,然后凭借自己对于这点的臆想来否定你整个的内容。”

吴楚之说得无比的痛快。

这都是当年韩毅教训他时说过的话,此时全部扔回去,心里格外美滋滋的。

韩毅赶紧按照吴楚之的提点,生疏的调整着ppt的结构和内容。

恩公的要求……

太高了!

不过,我一定要达到!

韩毅笨拙地在键盘和鼠标间切换操作。

吴楚之抱着胳膊站在他身后,眼睛像精准的扫描仪,

“停!这一页!你这几行分析文字堆在一起,密密麻麻谁看?你讲的时候观众是听你的,还是埋头在你这片字林里找重点?”

“提炼!把核心观点用最直白的短句打出来!用加粗!”

吴楚之点了点屏幕,“这两个指标的趋势是关键矛盾点?用箭头对比图标!加个左右指向的动态渐变效果,等你讲到这里才让那个红色的‘预警上升’箭头‘啪’一下弹出来!懂吗?

焦点引导!

要制造‘咦?这怎么回事?赶紧听他讲’的效果!”

韩毅试着添加效果,第一次还选错了淡入,被吴楚之无情驳回。

翻到核心的成本费用对比页,吴楚之又皱起眉,

“这饼图谁让你用的?成本费用类别是平行关系,对比占比用饼图还行。但月度变化趋势呢?

你这里五个部门四条费用线的同期对比数据,饼图放得下吗?

观众能一眼看出销售费用的异常激增和行政管理费的明显下降形成强烈对比吗?

这是戏剧冲突点!”

他直接上手,拉过鼠标:“改成分组柱状图!四个费用项就是四组柱子!部门是横轴!

把销售部和行政部这俩重点项的柱子用醒目的颜色!其他三个部门用灰!然后把那条该死的趋势线给我撤了!

你现在是看图讲故事,不是搞学术!要的就是一目了然!”

韩毅按指示改了,效果立竿见影。

看着那几根拔地而起(销售费)和急速坠落(行政费)的彩色柱子,韩毅默默点头,心底最后那点不服气也烟消云散。

这效果,确实犀利。

吴楚之看着他调出一个复杂的“平滑缩放切入”切换效果,终于忍不住了,

“打住!大哥你看看你现在做的是什么?

这是你们财务部的财务分析报告ppt!!!

不是公司新品发布会!!!

这些效果等做给投资者看高科技产品时再用!

现在删掉!通通删掉!

用最基础的淡入就够了!

所有的炫技必须服务于核心信息的传递,花里胡哨转移焦点就是失败!”

韩毅默默删掉,虽然觉得那效果确实挺酷,但也不得不承认恩公说的在理。

两人就在这样反复的调试、争执(主要是吴楚之说,韩毅听)、碰撞中,一点一点磨着那份ppt。

韩毅操作渐渐流畅,也开始理解了吴楚之那些看似严苛要求背后的逻辑。

但是吴楚之当师父的瘾,哪有那么轻松就被打消的,不断的批评,不断的指正。

最后,他终于满意了。

这ppt形成的风格,和前世韩毅的风格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是复制粘贴。

而便宜师父那大受震撼到懵逼的眼神,也如当年的自己。

也许,这就是薪火相传?

吴王在心里狂笑着!

三个字,倍儿爽!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