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谈判(1/2)
第115章谈判
闻西陵当日便进宫,同太后提到了这事。
闻太后亦是欢喜不已,她擦了擦眼泪搂着小皇帝道:“睿儿的外公马上就要回来了,睿儿高不高兴?”
小皇帝替母亲擦干净了眼泪,不住地点着脑袋,像是小鸡啄米一般:“高兴,外公回来之后,就没有人敢欺负母后了!”
闻皇后鼻子一酸,眼泪又情不自禁地流下来,她赶忙擡起头,不愿叫自己弄得太狼狈。先帝死得徒然,睿儿年纪又小,为稳定朝堂,闻太后跟闻西陵都费尽了心思。可是这样一来,未免落人口舌,外头多的是眼红闻家权势,觉得闻家把持新皇,借机壮大闻家势力。
尤其是前些日子太后兴建女校,招了不少女学生,更是被人抨击。此事若不是闻家施压,闻西陵在前朝镇住了一众老臣,此事未必能成。从前先皇在的时候,太傅等尚且对当时的皇后太子客客气气,可如今先皇过世,他们便换了一副面孔,对太古越发不满,动辄指点。
归根究底,还是当初郑钰对闻家的指责终于起了效。吕丞相虽力挺定远侯府,但还是有人相信了。
闻太后每每听到这些话,都会异常委屈。她很少将这些委屈诉之于人,尤其是对弟弟,能不说则不说。闻太后深知自家弟弟年纪轻、资历浅,在前朝也是险象环生、步步艰难,他们姐弟二人处境都不好,何必再寻烦恼?可若有父亲在一切都会不一样的,在闻家,父亲定远侯便是顶梁柱。
“等外公回来,一切都会好的。”闻太后心疼地抚摸着小皇帝,这话是安慰对方,也是安慰自己。
闻西陵心中一阵内疚。他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强大,才累得姐姐跟外甥受委屈。
他能在战场上厮杀,可是在前朝与那些老臣们斗心眼,却是力有不逮,这些日子能勉强压过争议,其实大多时候都是在硬撑罢了。
闻家人都在盼着定远侯回京,远在边疆的定远侯也是归心似箭。
他多年来镇守边疆,不敢离开边境半步。震慑外族的同时,其实也在震慑朝廷,希望先皇能够善待她的女儿跟外孙。谁料他们闻家还是看错了人,先皇袒护郑钰,几次参番委屈皇后之际,定远侯其实就已经后悔了。可惜,他不能回京,闻家也不能撤退。一旦闻家退了,外族入侵,中原势必会生灵涂炭。
定远侯身在边疆,心系京城,日日都在关注宫中诸事。好在,他儿闻西陵有急智,将计就计制服了郑钰,又扶持了自家外孙上位。
定远侯大概也猜到了先皇之死的幕后推手。不过他怪不得儿子,先皇闹得如此下场,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定远侯忠于皇室,却并不愚忠。不至于对方都已经踩到闻家头上了,还要对他忠心不二。如今外孙即位,对闻家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
这些日子,定远侯除了料理战场后事,便是等着朝廷派使臣前来,同外族谈判了。
而朝廷的使臣来得也快,日夜兼程往边境赶,不过七八日功夫便到了。几位使臣来时,面色都格外憔悴,不过谈判要紧,他们到了之后便急着同定远侯府商议起来。
几个人都是文官,平日里在朝中同人参来参去的倒是很有腔调,如今见到大刀阔斧坐在那儿的定远侯,气势便顿时萎靡起来,连说话也放慢了语速,轻声细语地商议着,生怕惹怒了这位大名鼎鼎,杀得敌人退避三舍的定远侯。
定远侯也不是存心吓唬他们,他平时也是这么不茍言笑,并未刻意针对谁。见他们拿不定主意,定远侯直接说:“诸位也无需心烦,谈判之际略显刻薄一些便行了,赔偿的金银牛羊能要多少则要多少,不必替外族人心疼。”
使臣担忧道:“如此,若是惹怒了他们可怎么好?”
定远侯懒懒地看了看他:“他们是被赶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