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364章 培训机构的后患

第364章 培训机构的后患(2/2)

目录

在场的,除了宋晟有从龙之功,其他人哪个不是通过考取功名入朝的?

他们都经历过科举殿试,甚至不少人都做过阅卷官,自然对君父的震怒,感同身受。

这群年轻人啊,活该被骂。

科举的策论考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考生的学识根基、逻辑思维与文章结构、卓越文采辞章、以及经世致用能力。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最后一项。

状元可以字写得没那么好看,文笔可以不太好,但是你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认知。

结果今年这群考生,一个个都在蒙混过关,自以为引经据典,实则得过且过,没有发散思维,举一反三。

以为自己中了进士,铁定能谋得个一官半职,自此小康富裕起来。

对此,朱祁钰必须要出手整治!

因为今年的考生,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在下一任皇帝的朝中,担任要职。

若是下个年号都是这样的腐儒当道,大明还能好吗?

历史的轨迹,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开朝初期,会涌现出各种人才,力挽狂澜。

又在和平年代,冒出来一群昏庸之辈,尸位素餐。

......

朱祁钰从很久以前,就发现殿试的考卷同质化严重的现象。

只不过当时,好歹能出现几个惊艳才绝之辈。

可是今年呢?一个看得上眼的人都没有。

朱祁钰在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抹杀了考生的主观能动性?

他思来想去,终究是得出一个结果。

那就是日渐公式化的科举培训。

科举,历朝历代都是热门话题。

最近十年,经济变好,百姓生活富足,有了闲钱后,几乎家家户户都进来举试一搏。

能进入朝廷办事,真是个稳定的工作,俗称“铁饭碗”。

于是,不少人看到其中商机,加上政策宽松,下海办起了培训机构。

其中不乏过去的举人、进士,他们放弃了稳定工作,以此为噱头招生。

实现了干一年,顶过当官五年!

国子监的教室终究有限,于是给了他们机会。

根据营部统计,从景泰十五年开始,至今景泰二十一年,超过上百万家培训机构注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