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都是朕的私房钱(1/2)
朱祁钰的话,让三位皇子同时震惊。
太子朱见济率先上前说道:“父皇,万万不可呀。”
“儿臣怎可拿百姓之资去大肆挥霍?”
在他看来,这笔钱是从国库里拿出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说国库的钱从哪里收取的?
如果只是几百万两,那花了也就花了,反正没有心理负担。
毕竟身为太子的他,每一年的零花钱都有上千万两。
钱,对于朱见济而言,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
现在的大明王朝虽然经济发达,人民富庶,可又有几个家庭,一年能挣个一百万。
五十亿两啊,还是给到三个皇子手里的,加起来那就有150亿了。
这......
未免也太多了吧?
朱见济真害怕,会把朝廷吃垮。
不只是他,其他两位皇子也是这样想的。
朱祁钰呵呵一笑,他解释道:“你们就不要多虑了,这笔钱,是朕的十年私款。”
原来如此。
早在“天市坊”建立之初,朱祁钰就设立了一个规则。
各个阁的利润,一大部分存入国库,一部分用作分红,以前是每个月给官员/皇室分红,现在改为了每个季度。
还有最后一部分,是朱祁钰拿的。
他拿这些钱,并非是一己私心。
经济改革前期,他还掏出几百万,用作建厂。
相当于初期投资了,拿点分红不过分吧?
但是,有一个关键问题。
没人知道,皇帝拿的那部分钱,具体比例是多少?
......
“天市坊”开办的前十年。
所得盈利,70%存入国库,20%用作分红,剩下10%就到朱祁钰手中了。
但是,因为前期投入太大。
再加上,为了“天市坊”能够走入千千万万百姓家,彻底打开知名度。
朱祁钰在前十年里,并没有存下太多钱。
只要有一点点钱,他都会立即投资出去。
如今“天市坊”,已经不是省会治所城市的专属了,而是遍布每座大大小小的城池。
朝廷建设的官厂,也开发到了二十三期。
建厂和开店,是一种前期投入巨大,后期回报率也很大的重资产模式的商业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