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488章 相机里的新客

第488章 相机里的新客(1/2)

目录

相机里的新客

晨雾还没散,萧凡已经扛着红外相机钻进了生态廊道。樟树苗刚过膝盖,带着露水的叶片蹭过裤脚,他在一棵较粗的樟树干前停下,小心地调整相机角度——上次就是在这里,拍到了金斑喙凤蝶停落的画面,这次要把镜头再调低些,说不定能捕捉到幼虫蜕皮的瞬间。

“萧凡!”叶知澜的声音从廊道入口传来,她手里提着两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土壤采样器和笔记本,“刚跟公益机构通了电话,他们说信号增强设备这周就能到,不过得咱们先选好安装点。”

萧凡应着,从相机屏幕里抬起头。晨雾中,新种的楠木苗排成整齐的列,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撒了一路的星星。他想起上个月种树时,王婶还总担心“这些小苗能不能活”,现在再看,大部分树苗都抽了新芽,连最挑剔的石斛,也在樟树干上扎了根,冒出淡绿的芽尖。

“安装点选在廊道中间那棵老樟树下吧,”萧凡指着不远处的一棵大树,“那里地势高,能覆盖整个廊道,而且老樟树根系稳,设备架在上面也安全。”

两人往老樟树走,路过一台之前安装的相机时,叶知澜忽然停下脚步:“等等,这台相机好像被碰过了。”她蹲下身,发现相机支架有点歪,镜头对着地面,“昨天来检查还好好的,难道是野生动物弄的?”

萧凡调开相机内存卡,翻到凌晨的录像。画面刚开始还对着树干,凌晨三点左右,一阵晃动后,镜头突然朝下,隐约能看见一团灰褐色的影子从镜头前跑过,尾巴蓬松,像是只松鼠。

“应该是松鼠跳上支架碰歪的,”萧凡松了口气,重新调整相机角度,“下次在支架上缠点防滑的麻绳,再把固定螺丝拧紧些。”他边说边从包里拿出工具,叶知澜则在一旁记录:“7月3日,廊道东段相机遭松鼠碰撞,已调整角度,计划加装防滑装置。”

正忙着重,身后传来脚步声,阿杰扛着锄头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萧老师,叶老师,你们快跟我来!我在廊道尽头发现了个鸟巢,里面还有小鸟!”

两人跟着阿杰往廊道尽头跑,穿过一片楠木苗,在一棵枫香树下停下。树枝间挂着个碗状的鸟巢,里面卧着三只嫩黄色的小鸟,闭着眼睛,偶尔发出细弱的“啾啾”声。

“是白头鹎的巢,”叶知澜轻声说,拿出手机拍照,“白头鹎一般喜欢在人类活动少的地方筑巢,它们来这里,说明咱们的廊道环境越来越好,连它们都觉得安全了。”

阿杰凑在旁边,不敢靠太近,小声问:“那咱们能在这装台相机吗?我想看看鸟妈妈什么时候来喂小鸟。”

“当然可以,”萧凡笑着点头,“不过得装在隐蔽点的地方,别吓到它们。”

三人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在枫香树旁装好了新相机。收拾工具时,叶知澜的手机响了,是陈老板打来的。

“叶老师,跟你说个好消息!”陈老板的声音透着高兴,“咱们设计的‘雨林蝶语’茶包装样品出来了,我已经寄过去了,估计明天就能到。对了,上次说的‘雨林守护基金’,我跟公司商量好了,每卖出一斤茶,就捐五块钱进去,专门用来维护你们的生态廊道。”

叶知澜眼睛一亮,跟萧凡对视一眼:“太感谢了!我们正准备扩大廊道规模,有了这笔基金,就能多买些树苗了。”

挂了电话,萧凡笑着说:“没想到咱们的生态保护,还能形成良性循环——保护雨林,产出好茶叶,卖茶的钱再反哺雨林,这样下去,不用靠外部资助,咱们自己也能把雨林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