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专利攻防与藻株危机(1/2)
红海素Ⅱ期:专利攻防与藻株危机
陈默在实验室里蹲到深夜时,层析柱的指示灯终于从闪烁的黄色变成了稳定的绿色。屏幕上跳出“活性成分损耗1.48%”的数字,他刚要伸手拍向身边的老张,就见对方突然捂住了胸口——老张盯着藻株培养罐的监测数据,脸色比罐里的蓝色藻液还要难看。
“怎么了?”陈默凑过去,瞳孔瞬间收缩。屏幕上“藻株活性值”的曲线正断崖式下跌,从白天的92%跌到了68%,罐壁上甚至开始凝结细小的白色絮状物。“下午测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这样?”老张的声音发颤,他攥着取样管的手不停抖动,管里的藻液晃动着,像盛着一捧碎掉的星光。
实验室的灯突然亮了大半,小李领着农业大学的赵教授闯了进来,两人怀里抱着的检测仪器还在发烫。“接到你电话就往这儿赶,”赵教授抹了把额头的汗,刚把仪器接进培养罐的监测系统,眉头就拧成了疙瘩,“水里的锌元素含量只有0.02g/L,藻株缺这个就像人缺维生素,活性肯定掉。”
陈默这才想起,上周为了降低成本,生产部换了新的纯化水供应商。他掏出手机翻出采购记录,手指在“锌含量未标注”那行字上掐出了红印:“是我的问题,没盯紧水质检测。”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只是转身去拿新的锌试剂——现在说这些没用,得先把藻株救回来。
赵教授蹲在培养罐旁,一边调试试剂浓度,一边跟陈默解释:“其实禽畜饲料里也常加锌,缺了不仅影响生长,还会让肝脏代谢出问题。”他突然顿了顿,眼睛亮了起来,“你们之前不是想测试红海素在动物保健里的作用吗?这次藻株缺锌的情况,说不定能反过来帮我们找剂量参考——比如在饲料里加多少锌,能配合红海素更好地保护肝脏。”
陈默心里一动,刚要接话,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是律所的王律师,电话里的声音急得像要跳出来:“绿研生物抢先申报了‘红海素类似物提纯工艺’专利,还把你们之前公开的发酵参数写进去了!我们提交异议材料的时间只剩48小时,要是赶不上,之前的专利布局就白做了。”
实验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老张手里的试剂瓶晃了一下,锌溶液溅在白大褂上,留下一串蓝色的痕迹。小李盯着电脑屏幕上“活性成分损耗1.48%”的数字,声音发紧:“我们不是找到他们没提的滤芯孔径了吗?能不能用这个当突破口?”
“不够,”王律师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绿研这次的专利里加了‘动态提纯温度控制’的内容,虽然没写具体参数,但覆盖了我们正在优化的工艺方向。现在必须找到他们专利里更核心的漏洞,最好能结合你们最新的临床数据——比如那个个体化剂量方案,只要能证明你们的技术路线和他们完全不同,异议才有把握。”
陈默挂了电话,转身看向墙上的分层数据展板。“46-65岁肝损伤合并糖尿病组”的响应率数据旁,被小李用红笔标了个小小的星号——那是昨天刚补的15例患者数据,响应率已经从78%升到了83%。“有了,”他突然指着“体质类型”那栏,“绿研的专利里只提了‘成人剂量’,没做任何分层,我们的个体化方案刚好能证明技术差异!而且我们还有联合用药的新数据,‘红海素+降糖药’的ACR降幅提升12%,这是他们绝对没有的。”
小李立刻打开临床数据库,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我现在把分层数据和联合用药数据整理成报告,争取凌晨三点前发给律所。”老张也站起身,抹了把脸:“藻株这边我盯着,你们放心去弄专利的事——就算熬通宵,也不能让绿研抢了先。”
赵教授看着眼前这群年轻人,突然笑了:“我也留下帮忙,说不定还能从动物保健的角度,给你们的专利补充点新证据。”他从包里掏出平板电脑,调出之前做的肉鸡肝损伤实验数据,“你看,添加红海素的饲料能让肝损伤率降25%,这个数据虽然跟药品研发没关系,但能证明你们的技术在多领域都有应用价值,比绿研只盯着提纯工艺要全面得多。”
凌晨两点的研发中心,各个办公室的灯都亮着。陈默在会议室里跟王律师开视频会议,屏幕上堆满了专利文件和临床数据;小李在实验室里核对每一个分层数据,生怕出半点差错;老张守在培养罐旁,每隔半小时就测一次藻株活性,数值慢慢从68%回升到75%;赵教授则在整理动物实验数据,时不时跟小李讨论两句,看怎么把数据整合得更有说服力。
天快亮时,小李突然尖叫了一声。陈默冲进实验室,就见她举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藻株活性值89%”的数字:“回来了!活性基本恢复正常,而且水质检测显示,锌含量已经调到了0.05g/L的最优值!”老张靠在墙上,长长舒了口气,白大褂上的蓝色痕迹已经干了,像一朵淡蓝色的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