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不第河山 > 第532章 江宁迷雾

第532章 江宁迷雾(2/2)

目录

“是!”苏福精神一振,领命而去。

---

润州,陈砚秋廨舍。

烛光下,陈砚秋面前铺着一张江宁城的简图,上面标注着已知的与“清流社”、钱百万相关的据点,以及赵四、王押司等人的住址。

墨娘子刚刚送来最新消息:冯坤的兵马在丹阳口岸拦截了两艘试图北上的货船,查获了一批尚未来不及转移的账册,其中部分涉及钱家与某些官员的“年节孝敬”,虽非直接铁证,但已是重大突破。同时,监视发现,江宁府内几家钱家关联商号的异动更加频繁,似乎在准备大规模撤离。

“他们慌了。”陈砚秋轻声道。李纲的雷厉风行,加上冯坤的军事压力,让这个盘根错节的集团开始自乱阵脚。

“先生,夫人那边传来了关于绢布的新线索。”墨娘子将苏氏的发现告知。

“非蜀地正宗冰纨绢…”陈砚秋指尖点着地图上“锦绣阁”的位置,“这是一个突破口。伪造证物,其心可诛。让夫人顺着这条线追下去,务必找到生产这批绢布的作坊。人证或许会狡辩,但这物证的来源,他们难以彻底抹除。”

“明白。”墨娘子点头,又道,“还有一事,我们安排在王押司家附近的人回报,半个时辰前,有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马车在王押司家后门停留片刻,一个戴着兜帽的人下车进去,约一炷香后离开。马车离开后,王押司家的灯火就熄灭了,再无动静。”

“哦?”陈砚秋眼神一凝,“深夜密会…看来有人坐不住了,在统一口径,或者…布置任务。”他沉吟片刻,“让我们的人加倍小心,既要盯紧,又不能打草惊蛇。我怀疑,他们接下来可能会有大动作。”

“先生是担心…”

“狗急跳墙。”陈砚秋缓缓道,“李大人压力越大,钱百万一党隐匿越深,他们就越可能采取极端手段。要么,彻底销毁所有证据,让我们死无对证;要么…对关键人证下手,让线索彻底中断。”

他看向墨娘子,语气凝重:“赵四、王押司,还有那个锦绣阁的东家,甚至府学里可能知情的人,现在都很危险。必须想办法,在李大人正式介入江宁之前,保住这些人证!”

“是否请冯钤辖派兵保护?”

陈砚秋摇头:“冯坤的兵马一动,目标太大,反而会逼得对方立刻动手。而且,无凭无据,军方也不便直接介入地方人犯看守。此事…还需依靠张通判,以及我们自己的力量。”

他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纸,快速写了两封信。一封给江宁通判张文远,以私人名义,恳请他务必加强对赵四、王押司等相关人员的“保护”,防止意外发生;另一封则给妻子苏氏,告知她目前的危险局势,让她动用苏家能动用的所有护卫力量,暗中保护可能的人证,尤其是那个锦绣阁的东家。

“立刻用最快的方式送出去!”陈砚秋将信递给墨娘子。

墨娘子接过信,迟疑道:“先生,我们如此大动干戈,会不会…”

“顾不了那么多了。”陈砚秋打断她,“珂儿还在羁所,我不能让他一直蒙受不白之冤。更重要的是,若让这些人证被灭口,不仅珂儿案难破,漕运、科举两大案也可能前功尽弃!届时,李大人南下,只怕也只能抓几个小鱼小虾,动不了真正的根基。”

他深吸一口气,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这百里的距离,看到江宁城中那暗藏的杀机。

“这是一场raceagastti(与时间赛跑)。我们必须在对手挥下屠刀之前,抓住他们的手腕。”

---

江宁城,锦绣阁后院。

东家孙掌柜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此刻却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账房里来回踱步。白日里官府虽未直接上门,但他已听到风声,府学童试舞弊案牵扯到一种特殊的冰纨绢,而他的铺子,似乎被盯上了。

更让他心惊的是,傍晚时分,钱府的一个外围管事悄悄递来话,让他“管好自己的嘴,不该说的别说,否则…”

否则怎样,对方没说,但孙掌柜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他这锦绣阁,能有今日,少不了钱家势力的照拂,也替钱家处理过一些见不得光的账目和物资。那批特殊的、没有云纹的“冰纨绢”,正是月前钱府的人让他找作坊秘密赶制的,当时只说是“另有用处”,他哪里想到会用在构陷陈提举公子这种事情上!

“唉,早知道…”孙掌柜懊悔不迭。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就在这时,后院传来几声轻微的叩门声,很有节奏。

孙掌柜一个激灵,这么晚了,会是谁?他小心翼翼走到门后,低声问:“谁?”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孙掌柜,开门,有要事。”

声音有些陌生,但透着不容置疑。孙掌柜心中不安,但又不敢不开。他颤抖着手拉开门闩。

门刚开一条缝,一道黑影便闪了进来,反手将门关上。来人一身夜行衣,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

“你…你是谁?”孙掌柜吓得连连后退。

黑衣人并不答话,目光在账房内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孙掌柜身上,声音没有任何温度:“孙掌柜,你是个聪明人。有些事,烂在肚子里,对大家都好。若是管不住嘴…”

他手腕一翻,一柄闪着寒光的匕首抵在了孙掌柜的咽喉。

孙掌柜浑身僵直,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明白了吗?”黑衣人冷冷道。

孙掌柜只能拼命点头。

黑衣人收回匕首,身形一晃,便如鬼魅般从后门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孙掌柜瘫软在地,大口喘着气,脖子上那冰凉的触感仿佛还在。他知道,这不是警告,这是最后通牒。自己已经被卷入了巨大的漩涡,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他看着桌上那盏摇曳的油灯,心中充满了绝望。是说,还是不说?说了,钱家不会放过他;不说,陈提举那边,还有那位奉旨南下的李大人,会放过他吗?

江宁的夜,愈发深沉,迷雾重重,杀机四伏。一场关于证据、人证与时间的无声争夺,在这座繁华古城的各个角落,悄然展开。而润州方向,黎明的曙光,正试图刺破这浓重的黑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