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播种希望(2/2)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风卷着雪粒打在窗户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唐大庭蹲在地上,双手插进头发里,叶兆康背对着他,肩膀微微颤抖。邓溶看着这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师兄弟,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酸又涩。
唐青青坐在窗边,看着外面游玩的孩子,手里的毛线针半天没动一下。一团粉色的线在她腿上绕来绕去,像条没头的蛇。自从医生说她不能上学后,日子就变得像这毛线团一样,乱糟糟的,没个形状。
“青青,喝点粥吧。”植淑芳端着碗进来,看到女儿又在发呆,心里一揪。早上那阵突然发病,女儿蜷缩在沙发上,脸色白得像纸,嘴里念叨着“头好疼”,可没过十分钟,又像没事人一样,问她“妈,我刚才怎么了”。
唐青青摇摇头,把毛线推到一边:“妈,我想出去走走。”
“外面冷,”植淑芳放下碗,摸了摸她的额头,“等天暖和点,妈带你去公园。”
唐青青没说话,眼神又飘向窗外。她想起以前和童世婷她们一起上学的日子,课间在走廊跳皮筋,放学去买辣条,那些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可现在,她只能困在这方寸之地,连下楼都要小心翼翼。
突然,她眼前一黑,手里的毛线针“当啷”掉在地上。植淑芳吓得赶紧扶住她,声音都在抖:“青青!青青你怎么样?”
好在这次发病时间很短,不过一两分钟,唐青青就缓过来了。她看着妈妈通红的眼睛,突然觉得很难受:“妈,我是不是很麻烦?”
植淑芳抱住她,眼泪掉在她的头发上:“傻孩子,说什么呢。”
晚上,唐大庭回来时,看到妻女坐在沙发上,气氛沉沉的。植淑芳正想上去问一下情况如何,却被唐大庭摆手拦下,植淑芳也明白了情况。唐大庭脱鞋的动作放轻了,走过去坐在唐青青身边,犹豫了半天,开口道:“青青,明天……想不想去车间看看?”
唐青青愣了愣:“去车间?”植淑芳也觉得很奇怪,唐大庭怎么突然想带女儿去木雕车间?
“嗯,”唐大庭笑了笑,“最近新雕了批小玩意儿,有小猫小狗的,你不是喜欢画画吗?去看看能不能给爸点灵感。”
植淑芳惊讶地看着他,唐大庭朝她使了个眼色。其实他是想,车间里人多,或许能让女儿开心点,总比在家闷着强。
唐青青的眼睛亮了。她其实对车间的印象一直也是表面上的,从来没有自己的去了解过,记得那里有股木头的香味,还有姑父专注雕刻的样子。“真的可以吗?”她抓住爸爸的手,指尖有点凉,“我能去看那些木雕吗?”
“当然能。”唐大庭拍了拍她的手背,“明天穿厚点,车间冷。”
那天晚上,唐青青把自己的画具箱翻了出来,挑了几本素描本塞进书包。她摸着本子上自己画的小猫,突然觉得,明天或许会是个不错的日子。植淑芳看着女儿的样子,悄悄对唐大庭说:“谢谢你。”
唐大庭摇摇头,心里却没底。他不知道这能不能帮到女儿,但至少,他想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
赵盈芝把最后一个碗放进消毒柜,转过身,看着坐在沙发上看财经新闻的王维雄,犹豫了半天,还是开了口:“维雄,你看年也过得差不多了,年后……你打算找个班上吗?”
王维雄的目光没离开屏幕,手指在膝盖上敲着:“在看呢,没合适的。”他顿了顿,补充道,“那些小公司我看不上,大公司又嫌我年纪大,再等等。”
赵盈芝走过去,坐在他身边,电视里正播着融资新闻,主播的声音清脆:“……年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专家建议……”
她叹了口气,拿起个橘子,慢慢剥着:“木雕车间那边,你也知道,唐大庭快撑不住了。工人工资欠着,机器也坏了,再不想办法,怕是要黄了。”
王维雄的视线终于从屏幕上移开:“你想说什么?”
“我想……”赵盈芝把一瓣橘子递给他,“你以前不是帮过几家公司融资吗?也算是你的特长吧,你看能不能去帮帮忙,给唐大庭出出主意?他那人实在,就是太轴,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王维雄嚼着橘子,没说话。他对木雕车间向来不看好,手工雕刻效率低,虽然现在引进了设备,成本高,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机器做的摆件,哪有什么前途。再说,他王维雄这辈子,从不碰没把握的项目,帮人融资可不是学雷锋,得有赚头才行。
“你也知道,”赵盈芝看出他的犹豫,声音放软了,“当年乐远出事,唐大庭二话不说在帮他找配型,找治病的钱,那时他也不容易,木雕车间重新接手整合提升产线也要钱。现在他有难处,咱们不能不管吧?”
王维雄的眉头皱了皱。他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只是……去帮一个前景渺茫的木雕车间,实在不是他的风格。他想起唐大庭那个“诚信为本”的匾额,心里有点不是滋味。那人是傻,可傻得实在,比那些精于算计的商人强多了。
“我再想想。”他站起身,往阳台走。雪还没化,远处的屋顶一片白。他掏出烟,点了一根,烟雾在冷空气中很快散开。
赵盈芝看着他的背影,没再说话。她知道王维雄的脾气,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但她也相信,他心里那点柔软,不会真的不管唐大庭。
王维雄望着楼下的积雪,想起过年的时候唐大庭蹲在ATM机前的样子,又想起赵盈芝期盼的眼神。或许……去看看也无妨?不一定非要融资,给点建议总可以吧?
他掐灭烟头,转身回屋:“明天……去车间看看。”
赵盈芝的眼睛亮了,像落了星光:“真的?”
“看看而已。”王维雄嘴硬道,“别抱太大希望。”
电视里的新闻还在继续,窗外的雪反射着微光。这个年刚过,春天还没到,但或许,有些东西已经在悄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