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埋下梦想(2/2)
刘海峰在心底里,埋下了一个梦想,倘若有一天:自己有了钱,有了时间,有了一辆车。自己就开着车,自驾去西藏,去看看老师说的,那里的信仰。
去天津之前,刘海峰跟李明翰,在学校的食堂,一起吃了个饭,俩人算是做最后的道别。李明翰没有找实习单位,也不想去外面实习。他们宿舍的八个人,有七个都找好了实习单位,等过几天,也都纷纷去实习。只有李明翰一个人,还留在宿舍。
他留在宿舍,是打算专升本,自学考个本科,将来拿个本科的毕业证。因为李明翰的爸爸说,现在外面的社会,对学历要求是越来越高,大专的学历已经不算什么。家里不指着你上班挣钱,你大三毕业后,先别着急上班,再考个本科。由第一学历是大专,变为第二学历是本科,到时候,家里能给你安排更好的工作。
李明翰是个孝子,从小就听爸妈的话,爸爸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因此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都纷纷走出校园,去外面实习。他则继续待在宿舍里,每天的学习,看那些专升本的书,做考试的试卷练习,积极备考专升本。
等明年,就会参加专升本的考试。考上之后,也不用继续去大学里上课,最后只拿个本科毕业证,类似于成人考试。
李明翰留在了学校。
大三的学生宿舍楼里,每天空空荡荡,整栋楼也没几个学生。他每天一个人,起床,看书,做习题,饿了就去食堂吃饭,困了就在宿舍里睡觉。虽然有些孤独和迷茫,但爸爸说的话,他总是要听,专升本的事,必须得做。
刘旭坐上了从秦皇岛,去往天津的绿皮火车,期待着自己在天津,可以赚到钱,攒下钱。等明年的六月份,自己还得回学校,交毕业论文,完成毕业答辩,参加毕业典礼。到时候,自己就真的离开学校,去北京了。
财经管理系的其他学生们,也都纷纷去外面实习。有的是听从了学校的安排,去了校企合作的单位实习,例如女生部的部长谢迪,她就是去了山东的一家公司实习。还有一些学生,是自己在校园招聘会上,找好的实习单位,例如有些学生,去了麦田、链家、我爱我家等地产公司,被分到了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天津、北京的一些分公司当销售。
还有一些学生,既没有听从学校的安排,也没有自己在校园招聘会上找公司,而是凭着自己,或者亲戚朋友的关系,进了一些公司。例如刘海峰,他就是靠着同学张立娟的关系,去了天津那家公司。
还有系学生会社会实践部,部长高啸晨,他有个哥哥在北京,在北京互联网行业里,有些人脉,得知弟弟想来北京实习,便把高啸晨安排进了,一家叫做秀美甲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在那当商务经理。
大三的学生去外面实习,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的想法,意愿,自身的条件,家庭背景,自然是大不相同。有留在秦皇岛本地实习的,有回到老家继,承家里的工厂或企业的,有去周边的唐山、石家庄、北京等地上班的,甚至有南下去上海、广州、深圳的,哪哪都有。千行百业,各类岗位,做什么的都有。
刘海峰在天津做着实习的工作,为了赚钱,他顶着海河边上,凛冽的寒风,穿着干净的羽绒服,带着干净的手套和口罩,奔波在天津市河东区的大街小巷。他手里拿着传单,传单的标题是,普及老年法,关爱老年人。
他将这些传单,发给那些,在街头巷尾遛弯,在小广场上下棋,在菜市场买菜的老头老太太们。他以公司的话术和自己的理解,跟这些老人们聊天套近乎,收集这些老年人的信息。而后邀请他们,来公司参加,公益普法,以及各类关爱老年人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过后,他会筛选出优质的客户后,再带着他们,继续参加公司组织的健康讲座。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公司的老年保健品,卖给这些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