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农村三代人 > 第451章 姐妹二人

第451章 姐妹二人(2/2)

目录

父亲也喜欢看书,就如同自己喜欢看书一样,父子二人,血液里的基因,终究是一样的

他环顾着这间,并不大的屋子,看到地上,摆放着公斤秤,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饲料,还有那张破旧的桌子,在桌子的上面,摆放着一些针头针管,以及各种各样的药品。刘旭拿起药盒看了看,这些都是给羊打针用的药,都是些什么驱虫药,保胎药,产后药,疫苗药之类的。

看来,父亲养羊,是越来越专业了。

冬天的这两三个月里,自己在天津,每天在寒风中发小广告,知道受冷受冻是什么滋味。而在天津的街头巷尾,风再大再冷,起码还有一些房屋建筑,能替自己遮挡寒风吧?可父亲在空旷的地里,有什么能替他挡风的?

只有吃了这生活上的苦,经历过外面世界的风雨,才知道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才会真正理解父母。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刘旭主动问起父亲养羊的事。他想了解父亲,想走近父亲,想知道父亲当初,为什么要养羊,如今这些羊,养的怎么样了。还有,羊圈的顶棚上,吊着的那些五颜六色的方块,是干嘛用的?

儿子突然,问起了养羊的事,国增有些惶恐。他先是解答了儿子的问题,那些花花绿绿的石块,是一种专门的盐块,羊们会时不时的舔食,有利于羊的肠胃消化,以及身体生长,还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国增的话语里,带着欣慰和开心,甚至有一些自豪,便情不自禁,滔滔不绝的跟儿子,说起了自己养羊的前因后果。

村里人都养猪,但养猪的成本太高,几乎全部是喂饲料。而且猪这种家畜,太能吃了,养上十几头猪,一天就是几袋粮食。养羊呢?成本较低,田间地头的荒草,可是没有任何成本,就是耗费人力。给羊时不时的喂点饲料,成本也不是很高。

况且,别人都养猪,猪的市场早就饱和了,咱不能跟风。还有,猪瘟很泛滥,一个猪得了猪瘟,整个猪群都跟着遭殃。前几年的禽流感,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衡量利弊之后,自己才决定养羊的。

“这半年啊,咱这些羊,不怎么生病了,母羊生小羊的存活率,也提高了很多,很少再流产小产,小羊生下后,基本上都能活。这是因为我从书上,从别人的直播间里,学了一些本事。养羊你看着容易,其实没那么简单。你得有一颗敬畏的心,去钻研和琢磨它们。养羊是个技术活,绝对的技术活。你只有技术好,才能伺候好它们,把它们伺候好了,它们才能让你挣到钱啊。”

国增越说越兴奋:“今年,我还淘汰了几只,生羔不好的母羊,又进了两只品种好的母羊,还进了一只好公羊。秋天生下的那茬小羊,其中有几只小母羊,我觉得品种各方面都不错,不打算卖了,把它们留下来,培养咱自己的母羊。等这茬小母羊都长大了,能生小羊了,那到时候,咱家的羊,可就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了。”

秀峦瞥了国增一眼:“是,你光想好事吧。这半年,你又折腾进两万多。”

“你看你。”国增不跟秀峦一般见识:“进好的母羊,哪有不花钱的?没有投资,哪里来的回报?你们就等着吧,我现在养羊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一年,最多再给我一年时间,到时候,你就等着数票子吧。”

“哼,别吹牛说大话了。”秀峦依旧如故,话语里带着不屑:“反正,从你养上羊到现在,都两年了,这两年里,你是只出不进,我一分钱也没看到。”

刘旭知道,妈妈老毛病又犯了,开始处处揶揄爸爸。刘旭连忙转移话题:“哎,对了,刘路怎么样了?上次你们不是说,他在部队上犯病了吗?现在回来后,人怎么样了?”

“唉。”国增叹了口气:“这孩子,是彻底完了。”

秀峦也叹了口气:“都是你婶作的,好好的孩子,毁在她手里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