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神秘之人(1/2)
江南的梅雨季总是裹着化不开的湿意,林烨拢了拢身上半旧的青衫,望着官道尽头被雨雾揉成一团的暮色,喉间泛起一丝干涩。穿越到这个神雕前期的世界已近三月,他从最初的惊惶到如今的谨慎,全靠脑中那些零碎的金庸剧情撑着——只是此刻,那些剧情似乎正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悄悄篡改。
“嗒、嗒、嗒。”
马蹄声自雨幕中碾来,不似寻常商旅的仓促,倒像一串被刻意放缓的鼓点,敲在泥泞的官道上,也敲在林烨绷紧的神经上。他侧身躲进道旁老槐树的浓荫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柄锈迹斑斑的铁剑——这是他三个月来唯一能称得上“武器”的东西。
来者共十三骑,黑衣黑靴,马鞍两侧悬着制式统一的弯刀,却无一人拔刀。为首者是个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左手横握一支紫竹箫,箫尾的银饰在雨里泛着冷光。他勒住马缰时,另外十二人齐刷刷地停下,动作整齐得像一块被劈开的黑石。
林烨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十三人,黑衣,西夏方向来——这与他偶然从全真道士口中听到的“西夏十三太保”隐隐重合。只是传闻里说这伙人专司暗杀,从不轻易在官道上露面。
“阁下躲在树后,是在等我们?”持箫人的声音不高,却穿透雨帘,带着一种奇异的共鸣,像是箫声提前钻进了人的耳朵。
林烨知道躲不过,索性走出树影,拱手道:“萍水相逢,无意打扰太保们行路。”他刻意加重了“太保”二字,想看看对方的反应。
十二名黑衣人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刀,唯有持萧人依旧保持着浅笑,手指在箫身上轻轻滑动:“江湖人送的浑号,倒让先生见笑了。只是不知先生从何处听说‘太保’二字?”
“道听途说罢了。”林烨不动声色地后撤半步,脚掌碾过湿滑的泥地,暗自蓄力。他清楚,这十三人的气息沉稳得可怕,绝非寻常江湖好手。
变故在刹那间发生。右侧一名黑衣人突然身形一晃,如鬼魅般掠至林烨身侧,掌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拍向他后心。林烨早有防备,拧身避开的同时,铁剑出鞘,挽出一团凌乱的剑花——他的剑法是穿越前学的现代击剑,在这个世界虽显怪异,却胜在迅捷。
“叮!”剑尖与对方手掌相撞,竟发出金铁交鸣之声。林烨只觉一股阴柔的力道顺着剑身蔓延上来,像是无数细针要钻进筋骨里,他猛地撤剑,虎口已隐隐发麻。
“化功大法?”林烨失声惊道。这门星宿派的邪功,怎么会出现在西夏人的手里?
那黑衣人冷笑一声,攻势更猛,双掌翻飞间,竟隐隐带着少林“般若掌”的刚猛。林烨越打越心惊,对方的掌法时而阴毒诡谲,时而正大光明,两种截然不同的路数竟被糅合得毫无破绽。
“小心了!”持萧人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玩味。
林烨只觉眼前一花,原本围攻他的十二人竟同时变换方位,形成一个诡异的阵型。他们的掌风汇聚在一起,竟生出一股沛然莫御的吸力,仿佛要将他的内力连同魂魄一起扯出来。
“这是……小无相功催动的阵法?”林烨脑中轰然一响。小无相功是逍遥派的绝学,能模拟天下武功,可眼前这些人分明用的是实打实的功力,绝非简单的模拟。
他咬紧牙关,将击剑的灵巧发挥到极致,铁剑在雨幕中划出一道道残影,勉强避开要害。但对方的攻势如同潮水,一波紧接一波,更让他心惊的是,十二人之中,竟有人在拆解他剑招时,露出了少林“拈花指”的起手式,还有人用出了丐帮的“打狗棒法”步法!
“不可能……”林烨的额角渗出冷汗,混杂着雨水滑落。一个人精通一两门绝学已属难得,这十三人竟像是把天下武学都分了个遍,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时,持萧人突然抬手:“住手。”
十二人立刻收招退开,仿佛从未动过手。林烨拄着铁剑,大口喘着气,胸口火辣辣地疼,刚才若不是他拼死避开,肋骨恐怕已经断了数根。
持萧人翻身下马,缓步走到林烨面前,紫竹萧轻轻点了点他的铁剑:“先生的剑法很特别,不像中原路数。”
林烨握紧剑柄,警惕地看着他:“你们到底是谁?为何会这么多门派的武功?”
持萧人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反而问道:“先生可知‘斗转星移’?”
话音未落,他突然屈指一弹,一枚铜钱从袖中飞出,直取林烨眉心。林烨下意识地偏头,铜钱却像长了眼睛,在空中拐了个弯,依旧朝着他面门袭来!
“斗转星移!”林烨头皮发麻,这门慕容家的绝学,怎么也出现在这里?他仓促间挥剑格挡,铜钱与剑脊相撞,竟爆发出一声闷响,震得他手臂酸麻。
持萧人收回手,看着他道:“先生现在信了?”
林烨的心沉到了谷底。化功大法、小无相功、少林武功、斗转星移……这些本该分属不同势力的绝学,竟被这伙西夏人集于一身。他突然想起什么,抬头盯着持萧人:“你们首领是谁?”
持萧人将紫竹萧横在唇边,轻轻吹了个不成调的音符:“在下,便是十三太保之首,耶律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