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藏边求功记:林烨的龙象之路(2/2)
林烨大喜过望,自此每日跟着智光练拳。伏虎拳招式简单,却每一拳都需灌注全身内力,讲究“力从地起,拳由心生”。起初,林烨一拳打出,总带着长春功的飘忽感,智光便让他在手腕绑上沙袋,练到手臂酸痛麻木也不准卸下。
三个月后,林烨再打伏虎拳,拳风已带着几分刚劲,一拳砸在树干上,能留下浅浅的拳印。智光见状,才开始传授他龙象般若功的第一层心法:“龙象功第一层,需引气入体,以意驭力,感受龙象之力的厚重……”
林烨日夜苦修,将心法口诀烂熟于心,可每次运转内力,总觉得体内有两股力量相互抵触,长春功的灵动总在扰乱龙象功的厚重。他焦躁不已,夜里常常辗转难眠:“难道我真的无法兼修两种武学?若是放弃,之前的努力不都白费了?”
一日,他在后山练功时,看到一只雄鹰在空中盘旋,时而迅猛俯冲,时而轻盈滑翔。他忽然愣住:雄鹰既能展现捕食时的刚猛,也能拥有翱翔时的灵动,为何自己不能让两种内力各展所长?
林烨茅塞顿开,当即盘膝坐下,尝试着让长春功内力流转于四肢百骸,负责调和气息、灵活身形,而龙象功内力则沉于丹田,作为发力的根基。起初,两种内力依旧冲突,他甚至因内息紊乱晕了过去。可醒来后,他没有放弃,一次次调整内息运转的路线,哪怕浑身酸痛,嘴角溢血,也咬牙坚持。
半个月后的一个清晨,林烨再次运转内力,忽然觉得丹田处的龙象功内力不再滞涩,长春功内力如同溪流般环绕着它,两者相辅相成。他一拳打出,既有龙象功的刚猛,又有长春功的迅捷,竟将一块半人高的岩石砸出裂纹。
“第一层,成了!”林烨激动得浑身发抖,他终于摸到了龙象般若功的门槛。智光看到这一幕,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你能悟出调和之法,可见天资不浅。但切记,龙象功每进一层,难度都翻倍,切不可急于求成。”
林烨谨记教诲,愈发刻苦。他知道,第一层只是开始,要想真正有资格站在郭襄身边,还需更上一层楼。此后三年,他每日除了清扫经堂,便是练功。清晨练伏虎拳打牢根基,正午运转龙象功心法,夜晚则以长春功调和内息。
期间,寺中也有弟子不服,认为一个中原人不该学到龙象功,时常找他比试。有一次,一个修到龙象功第二层的弟子向他挑战,拳风刚猛,直取要害。林烨起初有些慌乱,可想起这三年的苦修,想起郭襄的身影,他定了定神,以长春功步法避开攻击,同时运转龙象功内力,一拳迎上。
“嘭”的一声,两人各退三步。那弟子满脸震惊:“你不过第一层,怎会有如此力道?”林烨没有回答,只是微微拱手。经此一战,寺中再无人敢轻视他。
智光见他心性坚韧,进步神速,便将龙象功第二层心法传授给他。第二层的修炼难度远超第一层,需将内力凝聚于经脉,反复冲刷,稍有不慎便会经脉受损。林烨每日忍受着内力冲刷经脉的剧痛,常常练到浑身是汗,衣服能拧出水来。
有好几次,他疼得几乎晕厥,甚至想过放弃。可每当这时,他便会拿出临行前画的郭襄小像——那是他凭着记忆画的,画中的少女眉眼弯弯,带着几分俏皮。“郭姑娘还在襄阳受苦,我若这点痛都忍不了,何谈护她?”他咬着牙,一次次挺了过去。
又过了两年,林烨终于将龙象功修到第二层。此时的他,身形愈发挺拔,眼神也多了几分坚毅。他能一拳打碎巨石,内力浑厚程度,已不逊于寺中修炼多年的弟子。
这日,智光找到他,神色凝重:“如今襄阳城危在旦夕,蒙古大军步步紧逼。你既学了我寺武学,也该去做你想做的事了。记住,龙象功修炼之路漫长,切勿因急于求成而毁了自身。”
林烨心中一震,他知道,是时候回去了。这五年,他在藏边吃尽苦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穿越者,成长为身怀两种绝学的高手。他对着智光深深一拜:“多谢大师五年教诲,晚辈永世不忘。他日若有机会,定当回报萨迦寺。”
离开萨迦寺那天,风雪依旧。林烨翻身上马,回望那座红墙寺庙,眼中满是感激。他勒紧缰绳,策马向东,朝着襄阳的方向奔去。风在耳边呼啸,他仿佛看到郭襄站在襄阳城头,正望着远方。
“郭姑娘,我来了。这一次,我终于有资格,站在你身边了。”林烨握紧腰间的佩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前路或许依旧艰险,但他已不再是那个无力的旁观者,他要用手中的剑,用这五年苦修的武功,守护他想守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