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对政哥心换心,政哥跟我耍脑筋 > 第336章 有所得亦有所失

第336章 有所得亦有所失(1/2)

目录

金印触指冰凉,紫绶垂落腰侧的瞬间,韩信只觉殿内炭火的暖意都化作了沉甸甸的分量。

他喉结滚动,沉声道。

“末将谢陛下隆恩!愿为大秦肝脑涂地,再拓万里疆土!”

嬴政龙颜大悦,抬手虚扶。

“平身。你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建树,实乃大秦之幸……”

说着,嬴政眼睛微眯,目光落在殿中挺拔如松的身影上。

语气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却又藏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韩将军南征三载,劳苦功高,本当好生休整……

但朕观将军锐气正盛,雄心勃勃……

不如在咸阳调养月余,待开春之后,便挂帅西征,将西域诸部尽数纳入大秦版图,如何?”

韩信闻言先是一愣,同时眉头微微一蹙,心头掠过一丝讶异。

虽然秦明与他已经说好了此事,知晓西征乃迟早之事。

却未料嬴政竟会在封爵大典之上,如此突兀地将此事公之于众……

而且语气中透着几分迫不及待的期许。

这般直接,果然不负始皇帝的威名……

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面上丝毫不显波澜,只是略一颔首。

便再次单膝跪地,动作行云流水……

“陛下圣明!为国征战,乃末将本分,何惧辛劳?”

说着,他抬起头,声音却铿锵如铁,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陛下所命,末将万死不辞!

末将定当竭尽所能,让大秦的旗帜插遍西域之地!

末将必不负陛下厚望,不负大秦万千子民!”

“好!”

嬴政闻言龙颜大悦,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沉声道。

“朕就喜欢你这股一往无前的锐气!

即日起,朕封你为征西大将军,率三十万蒙家军以及二十万庆军,来年开春择良辰吉日西征西域……”

嬴政此话一出,整个朝堂顿时掀起一片哗然……

五十万大军!

这般规模的兵力调拨,已然是大秦三分之二的精锐!

满朝文武无不面露惊之色。

有人震惊于嬴政对韩信的信任之深,有人艳羡韩信的荣宠至极……

更有人暗自心惊……

这位年轻的平越侯,已然手握重兵,权倾朝野,未来恐怕无人能及……

唯有韩信面色如常,仿佛早已洞悉这一切安排。

他只是垂首肃立,仿佛早已知晓了此事。

站在文官队列之首的李斯,目光复杂地瞥了韩信一眼。

眼底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

他自然知晓韩信乃是秦明的弟子……

而秦明与陛下之间的默契,向来不是外人所能揣测的……

可这般关乎国运的军国大事,陛下竟未提前与他这位丞相商议半句,便直接在朝堂之上拍板定论……

李斯心中暗叹一声,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感涌上心头。

唉~自己还是没有踏入大秦真正的核心圈子啊……

商量这么重要的事的时候,竟然没叫上我……

李斯悄悄垂下眼睑,掩去眼底的悔意,嘴角微微耷拉着。

李斯:呜呜呜╭(╯^╰)╮……

此时此刻,李斯十分后悔自己年轻时候的不懂事……

若是当初能早些看清局势,与秦明交好,而非处处躲着……

今日或许便不会这般被边缘化了……

韩信以不到二十五岁的年龄,便成为了大秦军功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彻侯。

这种情况下,除非皇帝百分百的信任。

否则最终的结局不会太好……

如今始皇帝嬴政已近知天命之年,鬓边霜华渐生。

而韩信正当盛年,英气勃发,恰似初升朝阳。

待他日龙驭上宾,韩信正是年富力强、能征善战之时。

彼时朝堂之上,谁能制衡这柄锋芒毕露的利剑?

原本还有蒙家和庆家或许可以与韩信形成鼎足之势,还能压制一下。

可如今一道圣旨下来,蒙家与庆家竟也被压了一头,朝堂之上再无足以与韩信分庭抗礼的势力……

回想韩信平定百越时的雄姿。

五十万大军在他麾下如臂使指,南疆烟瘴之地皆被踏平。

那般用兵如神的能耐,此次西征匈奴,怕是也难有波折……

此番西征若是大胜,陛下还能赐予他什么?

彻侯已是军功极致,封地、财帛于他而言早已无足轻重。

这份泼天的功劳,再添一笔便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功高震主不外乎如此……

朝中大臣们的心思逐渐开始活络起来。

纷纷开始预料韩信最后的结局。

有人心中猜测,怕是等嬴政临终之前的最后一件事便是除掉韩信……

还有人猜测,韩信如此年轻,等西征归来,怕是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韩信若是桀骜难驯,龙颜未必能容,说不定不等归天,便会提前处置……

种种心思在朝堂之下暗流涌动,每个人都揣着一本明细账。

可面对那位端坐龙椅的始皇帝,面对那位锋芒毕露的平越侯……

谁也不敢将半分揣测说出口,唯有将满腹盘算藏于袖中,化作朝会之上的沉默与躬身……

大秦礼制虽以右为尊,右丞相冯去疾名义上位居左丞相李斯之上。

实则仅掌天下财赋度支,管的是仓廪府库、田赋徭役等后勤庶务。

表面上于朝堂核心决策几无置喙之力……

反观左丞相李斯,却是实打实的朝政操盘手!

上承天子诏命,下统百官奏议。

无论是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革新。

亦或是郡县制的推行、律令的修订,皆由他一手主导擘画。

其权柄之重,早已远超位次之分,成为朝堂无形的中枢。

再加上平时韩非为人油滑如脂,不偏不倚。

百官遇事求上门来,他要么顾左右而言他,以虚言搪塞……

要么模棱两可,只打哈哈,从不干实事……

久而久之,朝中诸臣皆知右丞相府是块“铁板”。

遇事自然唯李斯马首是瞻,左丞相府便成了真正的权力枢纽。

所以平时朝中百官主要还是以李斯为首。

是以,只要李斯不开口,不主动挑明议题。

即便百官对韩信的处境揣了千般疑虑、万般盘算……

也只能将话咽回腹中,暗自揣摩,不敢有半分表露……

可惜,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和担心纯纯多余……

他们所谓的领头羊李斯,在大秦的政治权力四人组(嬴政、秦明、韩非、李斯)中,是最卑微的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