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少年包青天23(2/2)
月瑶迅速掏出丹药,递到常雨嘴边,急切地说:“快吃了它!这是保命的丹药!”
可常雨却偏头躲开,蒙放也推开了李莲花递来的药。众人围着他俩劝着,盼他们能活下去。
蒙放气息微弱,声音轻得像一阵风:“仇已经报了,我没遗憾了……我太累了,想好好休息了。
小雨,对不起,是哥哥连累了你……”
“不,”常雨摇了摇头,泪水模糊了视线,“你知道这些年我最痛苦的是什么吗?是不能光明正大地叫你一声‘哥哥’。能有你这样的哥哥,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我也是,小雨,”蒙放的眼中泛起一丝笑意,“有你这么能干的妹妹,我很骄傲……”
最终,这桩案子以蒙放与常雨的死画上了句号。
翌日,月瑶等人将兄妹俩合葬在一起,成全了他们这份至死不渝的兄妹情。
祭拜结束后,公孙策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向包拯:“这是常雨姑娘托付我转交于你的。”
包拯接过信,指尖轻捻拆开,却见信纸之上一片漆黑,并无半分字迹。
“怎么会脏成这样?我一直妥善收着的。”公孙策见状,不由蹙眉疑惑。
月瑶与李莲花闻声凑近,目光落在黑迹上的同时,一股熟悉的气息钻入鼻腔。
二人心中同时了然——这分明是早期的石油!虽与世人想象中的金银珠宝相去甚远,却是货真价实的宝藏。
“是石油……不对,如今该叫它什么来着?”月瑶略一思忖,转头看向李莲花。
李莲花轻声应道:“是铜油。”
“对,就是铜油!这便是侉仡族世代流传的宝藏。”
包拯恍然:“那首诗的深意原来在此!‘山上山,白山抱千翠;水中水,黑水拥万红’。
山上山为‘出’,指宝藏出自白针山外;水中水,说的便是藏于湖中。
这铜油藏在湖里,点燃后能燃起熊熊烈火,便是‘万红’之意。这谜底定然是他们二人解开的!”
“可找到铜油又如何?开采铜油需得朝廷批准才行。”公孙策随即说道。
李莲花缓缓点头:“确是如此。”
一旁的楚楚轻声叹息:“常雨姑娘想必早已知晓,包大哥定会将所有真相揭开。只是对他们而言,死亡并不可怕,反倒像是一种解脱。”
——————————
傍晚,月瑶和李莲花回到家,用过晚饭后,月瑶问道,“这铜油之事是不是得告知皇上,让他决定是否开采,我们总不能一直惦记着吧?”
李莲花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边碎发,温声应道:“当然了!况且包拯与公孙策他们科举在即,也会去京城,咱们先行一步进京,把许久未归的府宅收拾妥当,一举两得。”
“也对,要是他们愿意的话,可以住在家里,要是觉得不方便,也不勉强,平时也可以有个私人地方多聚一聚,是吧?”
李莲花宠溺地理了理月瑶的发丝,“是是是,月月说的对,明天我们就走,怎么样?”
月瑶抱着李莲花,靠在他的胸前,点了点头,“听你的!”
次日清晨,二人便辞别包拯一行人,驾着那辆标志性的莲花楼启程。
既无赶路的急务,他们便索性放慢了脚步,一路赏玩沿途风光。
遇上热闹繁华的城镇,便多住一日:月瑶会钻进市井里的绸缎庄,挑几匹时下时兴的云纹锦缎,又或是在首饰铺前驻足,对着玲珑剔透的玉簪琢磨半晌;
李莲花则会绕去街角的茶肆,听当地人聊些趣闻轶事,偶尔还会买上一两块刚出炉的桂花糕,回头塞给月瑶解馋。
若是路遇求医的百姓,他们更是不会推辞。瞧见田间老农捂着膝盖直皱眉,月瑶便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三两下扎入穴位,再留下几包熬制好的药膏;
见着镇上孩童发着高热啼哭不止,也会先给他喂下丹药,再用银针快速降温,等孩子好后才离开。
往往不过半日功夫,“莲花楼里有活菩萨”的消息便会传遍小半个村镇,临行时总有百姓捧着鸡蛋、蔬果来送。
二人推辞不过,便收下些许,又回赠些常用的药丸。
这日途经一片荒山野岭,刚转过一道山弯,忽听得林中传来一声呼喝:“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月瑶一听便来了兴趣。
只见七八条壮汉手持刀棍从树后窜出,个个面露凶光,为首的大汉更是盯着莲花楼,眼中满是贪婪——
他们瞧这马车雅致,只当是哪家富商出行,定能敲诈一笔。
月瑶挑了挑眉,刚要开口,李莲花已先一步走下车,语气平淡:“几位若是缺些盘缠,我这里倒有几两碎银,只是动刀动枪的,伤了和气反倒不好。”
那大汉见他那单薄的身体,以为是软柿子,咧嘴笑道:“几两碎银就想打发爷爷?把马车里的值钱东西都交出来,否则别怪爷爷不客气!”说罢便挥着刀扑了上来。
李莲花身形微侧,轻易避开刀锋,指尖不知何时多了一枚铜钱,轻轻一弹便击中大汉手腕。
大汉只觉一阵酸麻,手中的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其余喽啰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却哪里是李莲花的对手?
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便个个被点了穴位,瘫在地上动弹不得,山贼个个惊骇不已,没想到此人武功如此之高,连给人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月瑶从莲花楼里出来,笑着打趣:“看来这些日子你倒没荒废了身手。”
李莲花对她宠溺一笑,随后,捡起地上的刀,转身对那为首的大汉道:
“你们在此拦路抢劫,不知害了多少过路人。今日饶你们一次,但若再敢为非作歹,下次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说罢便解了他们的穴位,又取出绳索将几人捆住,一路押往附近的知府衙门。
知府是个见识多广的人,认出李莲花和月瑶就是逍遥候和他夫人,也是江湖中颇有声名的神医夫妇。
见他们擒的是惯犯,忙命人将劫匪收监审问,还特意备了茶水款待。
二人谢绝了知府的挽留,待事情办妥,便又驾着莲花楼,慢悠悠地往汴京城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