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这点很贴心(1/2)
“确实不错,小艾。”
祁同伟温柔地回答:“它的外观是欧洲古典风格,里面装饰也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元素。据说以前这里是非常豪华的娱乐场所,皇帝皇后经常在这里办宴席。”
“哇?真的这么特别吗?”
高小琴插话进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前方:“我还以为都是些老房子呢!”
“这可比普通房子有意思多了!”
高小凤马上附和姐姐,还拉了拉梁璐的袖子:“姐,你觉得是不是呀?”
梁璐微微一笑,轻声说:“你们两个总是对新鲜东西特别感兴趣。不过我也是很好奇,这样的建筑在国内还真不多见。”
随着他们渐渐走近海晏堂,周围的景象也变得开阔起来。一座两层高的宫殿式建筑出现在眼前,虽然如今只剩残垣断壁,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
“看那边,就是十二生肖铜像喷泉的地方。”
祁同伟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说道:“虽然原来的铜像已经不见了,但关于它们的故事一直传到了现在。”
“哇,真的诶!”
高小凤兴奋地跳了起来:“原来这就是那个会报时的喷泉!可惜我们看不到它运作的样子了。”
“没关系,”
钟小艾安慰道:“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以前这里发生过多么精彩的事情。”
“没错,”
祁同伟点头说:“每到整点,对应的生肖铜像就会喷水,就像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表演。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当时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他们继续在海晏堂的遗址中走着,祁同伟的目光再次落在那片空地上,那里曾经是十二生肖铜像喷泉所在的位置。他停下了脚步,用一种怀念又敬重的眼神看着这片土地。
“老公,”
钟小艾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是不是在想那些铜像的事?”
祁同伟点点头:“这些铜像是圆明园最出名的象征之一,每个铜像不仅代表一个生肖,还承载着一段深刻的历史。”
“它们可不是普通的装饰品,对吧?”
高小琴好奇地问。
“确实是这样,”
祁同伟解释道:“这十二个铜像是由清朝的宫廷画师郎世宁设计的,他巧妙地把中国的生肖文化与西方的喷泉技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这样一个独特的报时系统。每到整点,相应的生肖铜像就会喷水,仿佛在讲述时间的故事。”
“哇,原来还有这么浪漫的设计!”
高小凤惊叹道:“感觉就像是把时间和生命融在一起了。”
“不仅如此,”
梁璐接过话头:“这些铜像还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水流的声音和形态,人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节奏。”
“而且,”
祁同伟补充说:“这十二个铜像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寓意,它们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象征着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
“听起来好深奥,”
钟小艾笑着说:“不过我觉得,这些铜像更像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虽然我们现在看不到它们工作的样子,但它们的故事却一直在流传。”
“没错,”
祁同伟赞同道:“就像我们现在站在这里一样,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我们依然能从这些遗迹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辉煌。”
“老公,”
高小琴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说如果有一天,这些铜像能重新回到这里,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虽然已经有几个铜像被赎回来了,但还有好几个仍然流落海外。
“真是太震撼了!”
高小凤兴奋地说,“你想想,阳光照在这片土地上,十二尊铜像一个接一个喷水,好像在给人们讲述古老的故事。”
“也许那一天真的会实现。”
祁同伟充满期待地说,“只要我们心里对历史怀有敬意和热爱,就一定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
“说起这个,”
梁璐指着不远处的一群游客,“你看那边有几个老人好像在谈论这些铜像。”
果然,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一块石头旁边,神情认真地讨论着什么。
“老张,你还记得以前关于十二生肖铜像的事情吗?”
其中一位老人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
“怎么会不记得呢?”
另一位老人回答:“那时候我还年轻,听长辈们讲过这些铜像的故事,真是让人向往!”
“现在的小孩可能都不知道这段历史了吧?”
第三位老人叹了口气:“我们应该多跟年轻人讲讲这些故事,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听到这里,祁同伟走上前,微笑着说道:“几位老人家,你们刚才提到的十二生肖铜像确实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只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
“小伙子说得对,”
那位最先说话的老人点头表示赞同:“这些铜像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每个人记住。”
“九三零”
“其实,”
祁同伟接着说:“这些铜像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遗产,我们的民族才能不断传承和发展。”
“你说得太对了,”
几位老人纷纷点头称赞:“希望更多人能像你这样重视历史文化。”
“谢谢几位老人家的认可,”
祁同伟诚恳地说:“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保护好这些宝贵的东西。”
就在他们沉浸在回忆中时,一位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走了过来。
“您好,请问这里是海晏堂吗?”
她礼貌地问,脸上露出一点困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