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闹剧结束(1/2)
李歌这番“众人皆醉我独醒”、“我的艺术你们不懂”的傲慢言论,瞬间引发了更大的反弹。
“来了来了!经典‘观众看不懂’论!”
“笑死,卖票的时候怎么不说观众看不懂?现在票房口碑双扑街,就开始搞曲高和寡这一套了?”
“《霸王》的辉煌都快被你啃老了十年了,李导,拿出新作品说话行不行?”
“承认这次拍砸了有那么难吗?非要扯什么十年之约?”
“支持叶导!商业片怎么了?能把故事讲好,把特效做好,让观众看得开心,就是本事!”
“我花钱看电影是为了享受和感动,不是为了接受你十年后才可能懂的‘哲学教育’!”
“这下真成‘血馒头’了,不仅吃了票房,还要硬塞给观众一个‘看不懂是你low’的馒头。”
李歌的回应非但没有挽回局面,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让更多人站到了叶霆飞和观众体验这一边。
这场隔空骂战,让春节档的票房之争,彻底演变成了一场关于“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导演与观众关系”的大论战。
而《极》的票房,在李歌亲自下场“劝退”后,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李歌愈发尖锐的指责和“艺术至上”的论调,叶霆飞没有再选择直接回击或继续那场看似无休止的隔空论战。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看似与争论无关,实则表明心迹的文字:
“热闹看完了,也该收收心了。感谢所有支持和争论,但我还是得回到我的片场和剪辑室。”
“我会继续埋头,把我的‘叶氏电影宇宙’一点点搭建下去。我知道,我拍的这些超级英雄电影,很可能就像快餐一样,流行一时,十年后再看,也许会觉得特效过时,梗也老套,再也激不起什么波澜。”
“我拍电影,没那么多高大上的理想。从来没想过要拍一部惊世骇俗、能流传百年、被写进教科书的‘永世经典’。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现在的我,还没那个能力和深度。”
“或许十年、二十年后,等我阅历更深,沉淀更多,我会尝试去触碰那样的目标。但现在,我的想法很简单——”
“我就是想拍给我们这代人看的电影,拍能让我们在忙碌生活后,走进影院彻底放松两个小时,跟着主角一起笑、一起紧张、一起热血沸腾的电影。拍能让我们在走出影院后,心里还能留存一点温暖和勇气的电影。”
“如果幸运的话,我希望我的电影,还能激起下一代孩子们对英雄的向往,对科技的好奇,对想象力的无限憧憬。”
“我不敢奢求永恒,只希望我的作品,能成为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份子,成为陪伴大家成长的一段美好记忆。对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这条微博,没有攻击,没有辩解,只有坦诚和沉淀下来的初心。
它瞬间获得了海量的共鸣和支持:
“哭了……叶导真的好真诚!”
“这才是真正尊重观众的电影人!我们不需要高高在上的‘艺术家’,我们需要能陪我们一起做梦的造梦者!”
“陪伴一代人成长!说得太好了!我的青春有蜘蛛侠和蝙蝠侠陪伴,真的很幸福!”
“格局打开了!比起某些自诩清高、骂观众不懂的艺术家,叶导这份踏实和真诚珍贵一万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