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新案再起(2/2)
“国公他……?”崔题行至近前,低声询问。
“方才在御前,遭官家训斥,国公性子硬,出来就憋了满肚子火气,偏生又遇上崔学士……”
崔题了然:“原是……城门失火!”他忍不住又轻咳了一声,胸腔隐隐作痛,心情却莫名松快几分。
看来云集楼诗案关键节点果真在于试纸,揪出了试纸替换确凿证据,此案如山倒,即将告破!
然而何都知接下来的话,却又将崔题心头刚升起的一点微光打落:“郎君且留神。官家……此刻心头还压着另一块石头,正是恼极之时。”
崔题心念陡转,低声应:“北契使团婢女失踪案?”见何都知颔首,崔题心中那点松快瞬间消弥,“难怪对国公如此言辞……”
“郎君既知,望万分小心应对!”何都知提醒罢,替他轻轻推开沉重殿门的一角。
殿内龙涎香馥郁,暖气融融,更添几分压抑。
北契国使团此次来朝,乃商议增加岁贡一事,国交剑拔弩张之际,随行的婢女突然失踪。
这婢女可不是普通的女子,皆是宗亲贵女,如何得了。
时人皆传与屡灭不尽的鬼樊楼有关,又有好事者作诗词讽刺林氏掌权,操控鬼樊楼,陛下难免心浮气躁,对肃国公撒好大的火气。
只是,这一事崔题恐怕也不能幸免,因五年前增加的二十万岁贡,因西伐失败而起。
他若处置不当,再度牵连监押的太子,云集楼诗案便永不见天白之日。
“臣崔题,恭请陛下圣安!”崔题整肃衣冠,趋步上前,在距离御阶不远处的金砖地上,一丝不苟地行天揖大礼。
皇帝侧坐倚着扶手,揉揉眉心,闭眼道:“你来了,今日有何事奏对?”
“陛下,云集楼诗案确证试纸遭到替换,已还王安平清白,太子应已免除‘谋逆’之罪,如今正旦大朝会降临,使节来访,万事待开,若无储君接待,恐有损礼节,更易引起外邦猜疑!因而臣斗胆请示陛下,放归储君行监国职事!”
崔题一气呵成,也不藏着掖着。
皇帝陡然睁眼盯着他:“放归储君?此时北契国使团婢女失踪,正狮子大开口增加岁贡,太子乃五年前主张西伐的罪首之一,此时让他接待使团,乃火上浇油?”
崔题眼帘一动,心想着当真躲不过,皇帝该提起照常提起。
他临危不乱道:“陛下此言差矣,一码归一码,两案不可相提并论。婢女失踪案与鬼樊楼有关,实则应为陛下的筹码,此时更好向背后之人施压,放出太子才是?”
“你一心一意念着放出太子,朕倒想起来了,五年前主张西伐的罪首应当是你!如今北契国要求增加岁贡,朕瞧着婢女失踪案仍有疑云,合该你一通查办才是!”
一波未平,皇帝又安排了新差遣!
崔题跪下请罪:“陛下,臣恐力不逮!”
“怎么,想推脱?以身入局救出太子后,便当完成了使命,想全身而退,不参与朝廷事?朕怎么没瞧出来,五年后,你学会了明哲保身,事事避让?难道也同王安平等人,认为朕非圣贤,不值得你侍君效忠?”
“陛下,臣诚惶诚恐!”崔题唯有铺胸纳地,伏拜加额以平圣怒。
皇帝实乃逼他出山,如今旧党势大,皇帝不甘心轻易主动跳出的盾牌又再一次全身而退。便是挡住旧党的刀枪,那人也不应该是太子,而应该是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