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脉迁老街(2/2)
程衡立刻说道:“赵婆婆,我们可以先做个实验。”他指向老街最古老的一间杂货铺,“这间铺子的墙裂得最严重,我们用引导轨引导地脉能量绕过它,同时收集铺子的记忆,看看效果。”
接下来的十五天,落霞镇老街变成了“记忆与地脉的共生场”。程安带着机械族的人,在老街铺设记忆承载引导轨,精准绕开每一栋核心建筑,机械小熊的能量钻头在地下五米处打通引导通道,确保地脉迁徙路径不偏移;程寻的怀表全程同步收集记忆能量,从杂货铺的算盘声、茶馆的评书声,到赵婆婆讲的童年故事,每一份细碎的记忆都被精准捕捉,注入引导轨;程衡挨家挨户拜访居民,记录他们对老街的珍贵回忆,同时组织志愿者加固老房子的裂缝;程念曦则守在古戏台前,融合印记的四纯银辉与引导轨、怀表的能量共鸣,将记忆能量与地脉能量完美融合,让地脉在迁徙中自然吸收这些温暖的记忆。
过程中,矛盾与感动交织:有居民担心引导轨破坏老街的风貌,坚决反对铺设,程衡耐心解释,用投影展示记忆收集的过程,最终获得理解;有年轻人觉得老街破旧,早就想搬走,却在看到怀表投射的童年记忆后,红了眼眶,主动加入加固老房子的队伍;赵婆婆每天都坐在槐树下,看着孩子们忙碌,偶尔会给程念曦讲老街的故事,那些尘封的记忆,成为引导轨收集的最珍贵的能量。
程念曦的印记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又一次升华,四色银辉里多了一层温润的“记忆光泽”,能与人类的集体记忆产生深度共鸣,她终于明白,守护不是简单的“保住某物”,而是“让本质延续”——老街的本质不是建筑的砖石,而是居民的记忆与情感;地脉的本质不是固定的脉床,而是流动的能量与生机,让两者的本质相互承载,才是最深刻的共生。
第十五天,地脉迁徙进入关键期。老街的青石板路上,记忆承载引导轨泛着淡淡的银辉,地脉能量顺着轨道缓缓流动,像一条温柔的河流,绕开古戏台、杂货铺、赵婆婆的老房子,朝着东向的新壤移动。过程中,没有建筑倒塌,没有裂缝扩大,只有地脉能量与记忆能量融合时,泛起的柔和光晕,像晚霞一样笼罩着整条老街。
当最后一缕地脉能量离开老街,迁徙到新壤,老街的建筑裂缝开始缓慢愈合,古戏台的木雕花重新焕发光泽,槐树叶变得更加翠绿,地脉的新壤处,泛起淡淡的记忆光泽,与老街的能量遥相呼应。
居民们围在老街的入口,看着完好无损的家园,看着新壤处泛着的光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赵婆婆走到程念曦面前,从手腕上褪下一串红绳串着的旧钥匙,递给她:“这是我家老房子的钥匙,送给你。”她的声音带着哽咽,“谢谢你们,保住了老街,也保住了我们的念想。”
程安的机械小熊发出“嘀嘀”的庆祝声,地脉迁徙追踪仪屏幕上,地脉能量与记忆能量的融合度达到百分之百:“搞定!我的记忆承载引导轨,以后就是地脉迁徙的标配!让地脉带着记忆走,再也不用为了迁徙破坏人文!”
程寻的怀表泛着温润的淡紫影息,守街人的残念在古戏台上空化作一道光,对着四人深深鞠躬,然后渐渐消散,留下一句带着笑意的低语:“脉迁忆存,共生永存。”
程衡看着完好的老街和远处新壤的光晕,温柔的笑容里满是力量:“最深刻的守护,是让自然与人文相互成全,让流动的生机承载不变的记忆。”
四人离开落霞镇时,夕阳正缓缓落下,晚霞洒在老街的青石板上,泛着温暖的光泽,地脉新壤处的记忆光晕与老街遥相呼应,像两颗相互牵挂的星辰。居民们站在老街入口挥手送别,赵婆婆手里拿着程念曦送她的印记能量吊坠,吊坠的光芒与老街的能量共鸣。
程安看着机械小熊的检测数据,语气里满是自豪:“以后不管哪里有地脉迁徙,我的机械都能让它和人文景观和平共处,带着记忆迁徙!”
程寻攥着怀表,脸上露出了沉静的笑容:“怀表已经记录下老街的所有记忆能量,以后其他地方遇到类似情况,这些数据都能提供参考,让记忆不再因迁徙而断裂。”
程衡翻着笔记本上的记录,金色胎记的暖光轻轻闪烁:“守护是双向的成全,地脉给人类生机,人类给地脉记忆,这样的共生,才能长久。”
程念曦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落霞镇,手腕上的融合印记泛着记忆与地脉交织的光泽,心里明白,这场“脉迁老街”的守护,不是结束,而是自然与人文共生的新范式——地脉不再是冰冷的自然力量,而是承载记忆的流动载体;人文不再是阻碍发展的固执,而是滋养生机的温暖土壤。
程念曦的眼神坚定而温柔。
脉迁携忆,共生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