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竹人借粮(1/2)
在很久很久以前,哈尼族人的山寨坐落在哀牢山的云雾深处。那里的梯田一层叠着一层,像通往天上的台阶,风一吹,金色的稻浪就翻滚到天边。寨子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像山泉水一样清甜。
可是,有一年,老天爷像是跟人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春天,该下雨的时候,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田地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像老人的皱纹。好不容易熬到夏天,该出太阳的时候,老天爷又像个漏了底的水缸,连着下了几十天的暴雨。山洪冲毁了梯田,卷走了庄稼,等到秋天,寨子里几乎颗粒无收。
寨子里的粮仓很快就见了底。起初,大家还能靠着挖野菜、剥树皮勉强度日。可冬天一来,大雪封山,连野菜都找不到了。人们的脸一天天蜡黄下去,孩子们饿得哇哇直哭,那哭声像小刀子一样,扎在每个大人的心上。
寨子东头住着一个叫阿亮的年轻人。阿亮是个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为人善良又勤快。他看着乡亲们挨饿,心里比谁都难受。自家的米缸也快空了,只剩下碗底最后一点点米。这天晚上,他叹着气,准备把这最后一把米煮了,明天再想别的办法。
夜深了,山风刮得窗户“呼啦呼啦”响,像鬼哭狼嚎。阿亮刚吹熄油灯,准备躺下,忽然听见“笃、笃、笃”的敲门声。
那声音很轻,很奇怪,不像是人用手敲,倒像是用什么小木棍在戳门。这么晚了,会是谁呢?阿亮心里犯嘀咕,披上衣服,凑到门边小声问:“谁啊?”
门外没有回答,只有那“笃、笃、笃”的声音,不紧不慢,还带着点节奏感。
阿亮壮着胆子,把门拉开一条缝。月光下,他看见门口站着一个奇怪的小东西。那东西只有阿亮的小腿那么高,全身是用竹篾编成的,关节处用细麻绳连着,能活动。它的脑袋圆圆的,上面用墨画着简单的眼睛和嘴巴,看起来有点滑稽,又有点神秘。
阿亮吓了一跳,正要关门,那竹人却开口了。它的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又像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好心人……能……借我一碗米吗?”
阿亮愣住了。他活了二十年,头一回见着会说话的竹编小人。他看那竹人虽然样子古怪,但语气里满是诚恳,再想想这荒年景,谁家不难呢?哪怕是个竹人,张了嘴,也不能让它空着回去。
阿亮心一软,把门完全打开,说:“你等等。”
他转身回到屋里,看着米缸里最后那点米,犹豫了一下。这可是他明天的口粮啊。可他一想到门外那个在寒风里发抖的小东西,还是把心一横,用葫芦瓢舀了满满一碗米,倒进竹人递过来的一个小竹篮里。
竹人接过米,对着阿亮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谢谢您,好心人。明天晚上,我一定归还。”说完,它就迈着两条细细的竹腿,一蹦一跳地消失在夜色里。
阿亮关上门,心里七上八下的。他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更没指望一个竹人真的会还米。他摸了摸空空的米缸,苦笑着躺下了。
第二天晚上,阿亮已经把这事忘了。正当他准备睡觉时,那“笃、笃、笃”的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阿亮打开门,还是那个竹人。它把昨天那个小竹篮递过来,说:“米,还您。”
阿亮接过来一看,篮子里哪里是米,分明是一片绿油油的竹叶。那竹叶跟别的叶子不一样,晶莹剔透,叶脉清晰,上面还带着一颗露珠,在月光下闪着奇异的光。阿亮心里一沉,心想:“完了,果然是碰上精怪了,拿片叶子来糊弄我。”
他正想发火,竹人却指了指他屋角的一个空瓦盆,比划着说:“种……水里……”
说完,竹人又鞠了一躬,转身走了。
阿亮拿着那片竹叶,哭笑不得。他本想把它扔了,可转念一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按竹人说的,把竹叶放进瓦盆,又舀了点清水养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