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1150章 金龟井

第1150章 金龟井(1/2)

目录

在晋北那片被风沙磨砺了千百年的黄土地上,坐落着一个叫“石湾村”的小村子。村里就几十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像村口那口老井里的水,平静,却也深不见底。

石湾村有口老井,井口用青石砌成,井沿上的绳索印痕深得能塞进一根手指。这井不知滋养了多少代人,也藏着村里人最朴素的愿望。其中,最奇特的莫过于新娘出嫁前要往井里扔一枚铜钱的习俗。

老人们说,这叫“问心”。铜钱扔下去,要是“噗通”一声沉了底,说明姑娘心里有事,对婚事有疑虑,往后的日子怕是会有波折。可要是那铜钱能奇迹般地浮在水面上,那便是天大的吉兆,意味着这桩婚事得了井神的认可,小两口往后必定和和美美,白头偕老。

当然,铜钱是铁打的,哪有浮在水面上的道理?所以百十年来,这“浮钱”的吉兆,不过是老人们嘴里一个美好的传说,谁也没真见过。姑娘们出嫁前扔钱,图的是个心安,求的是个念想。

这年秋天,村里最俊的姑娘柳月要出嫁了。柳月人如其名,眉眼弯弯,身段窈窕,笑起来像天上的月牙儿,能照亮人心底最暗的角落。她的心上人是村里的后生石头,一个名字和人都一样实诚的小伙子。石头不爱说话,但一双眼睛总是追着柳月转,谁都能看出那眼里的情意有多深重。

婚期定在九月初九,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出嫁前一天,柳月在几个伴娘的簇拥下,来到了村口的老井边。她手里攥着一枚崭新的铜钱,是石头特意从镇上换来的,上面刻着“乾隆通宝”,字迹清晰,金灿灿的。

柳月的心“怦怦”直跳,比井里打水的木桶晃得还厉害。她倒不是不信自己和石头的感情,只是这传说中的吉兆,谁不盼着能落在自己头上呢?她深吸一口气,对着井口默默念叨:“井神爷爷,我叫柳月,明日就要嫁给石头了。我们俩是真心相爱的,求您显个灵,保佑我们一辈子平平安安,恩恩爱爱。”

说完,她闭上眼,手腕一扬,那枚铜钱在空中划出一道金色的弧线,稳稳地落向井心。

“噗通。”

声音很轻,不像是沉底,倒像是落在了一片叶子上。伴娘们探头一看,全都惊得捂住了嘴。

只见那枚铜钱,竟然真的浮在了水面上!它没有沉,就那么静静地漂着,井水清澈,铜钱在波光里一闪一闪,像一颗落在水里的星星。

“浮起来了!真的浮起来了!”一个伴娘最先叫出声。

这一声打破了寂静,围观的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

“我的老天爷,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着这等奇事!”

“柳月这丫头,真是有福气啊!这婚姻,指定是美满得不能再美满了!”

柳月自己也是又惊又喜,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觉得这是井神给了她最好的祝福,心里那点最后的忐忑也烟消云散,只剩下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然而,更奇的事情还在后头。

就在众人啧啧称奇的时候,井水中央那枚浮着的铜钱,忽然开始发出柔和的金光。光芒越来越亮,把整个井底都照得一片通明。紧接着,在众目睽睽之下,那枚铜钱开始变形、拉长、鼓起,眨眼之间,竟化作了一只巴掌大小的金色乌龟!

那金龟通体金黄,鳞甲分明,一双小眼睛黑亮有神,仿佛是活的。它在水面上转了个圈,似乎抬头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柳月,然后四肢一划,优雅地潜入水中,尾巴一摆,就消失在了深不见底的井底。

井水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幻觉。

可村民们揉揉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道那不是梦。这等神迹,简直是闻所未闻!一时间,“金龟问婚”的故事像长了翅膀,飞遍了石湾村的每一个角落。大家对柳月的这门亲事,从羡慕变成了近乎敬畏的祝福。

第二天,婚礼如期举行。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柳月坐在花轿里,心里甜得像灌了蜜。她成了村里有史以来最风光的新娘,因为她的婚姻,得到了井神最神奇的见证。

婚后,柳月和石头过得果然如传说那般美满。石头勤劳能干,把家里的几亩薄田侍弄得井井有条,农闲时还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去外面做工,挣回来的钱一分不少都交给柳月。柳月心灵手巧,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织的布、绣的花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小两口互敬互爱,从没红过一次脸,成了村里人人称羡的模范夫妻。

日子一晃就是三年。这三年里,那口老井和金龟的传说,也渐渐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变成了孩子们睡前听的故事。生活,终究还是要回到柴米油盐的实处。

有一年夏天,天旱得厉害,一连两个月没下一滴雨。老井的水位一降再降,眼看就要见底了。村里人喝水都成了问题,更别提浇地了。石头是个有担当的汉子,看着干裂的田地和乡亲们愁苦的脸,心里急得像着了火。

他找到村里的几个长辈,商量着说:“井底可能被淤泥和石头堵住了,要不我下去看看,能不能把泉眼疏通一下?”

长辈们连连摆手:“那可使不得!井有多深谁也不知道,底下黑咕隆咚的,太危险了!”

石头却很坚持:“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家没水喝。我水性还行,再系上绳子,上面有人拉着,不会有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