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柳氏梦影(1/2)
大唐开元盛世,长安城如同一块精心雕琢的宝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东西两市的胡商与汉人摩肩接踵,一派繁华景象。然而,在这座不夜城的深处,一条名为“柳絮巷”的安静小巷里,却藏着一缕挥之不去的哀愁。
巷中住着一位姓柳的女子,邻里们都唤她柳氏。柳氏年方二十,生得是眉如远山,眼若秋水,一头乌黑的长发衬得那张素净的脸庞愈发清丽。若在寻常人家,这般年纪的女子,早已是儿女绕膝,笑语盈盈。可柳氏的眉宇间,却总锁着一抹化不开的清冷与孤寂。
她曾是长安城中有名的才女,嫁与了青年才俊张生。张生是个温润如玉的读书人,待柳氏情深意重,二人琴瑟和鸣,是人人称羡的神仙眷侣。只可惜天妒良缘,成婚未及三年,张生便因一场急病撒手人寰,只留下柳氏一人,守着满屋的回忆,度日如年。
自张生走后,柳氏便像是被抽走了魂魄。她白日里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院中那棵与丈夫一同种下的海棠树发呆,任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到了夜晚,她更是辗转难眠,枕上常湿。然而,近来却发生了一件怪事。
柳氏发现,自己每夜入睡后,便会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梦中,她的身体变得轻飘飘的,仿佛一片羽毛,能轻易地穿透墙壁与屋顶。她会在长安城的夜空下飘荡,看着沉睡的万家灯火,最终,总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飘向城外那座阴森的荒山——乱葬岗。
这荒山平日里人迹罕至,白天都显得瘆人,更别提月黑风高的夜晚。山间怪石嶙峋,古树参天,风吹过时,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哭泣。柳氏的魂魄虽无实体,却也能感受到那股刺骨的阴寒。她想离开,却身不由己,只能任由自己飘向山的深处。
这样的夜游,让柳氏白日里更加憔悴。她脸色苍白,眼窝深陷,整个人瘦了一圈。请来的郎中只当她思念成疾,开了些安神补气的方子,却丝毫不见效。柳氏自己也无法解释这诡异的梦境,只能将这秘密深藏心底,独自承受着这份恐惧与疲惫。
这一夜,月色如霜,柳氏的魂魄再次被带到了荒山之巅。山顶的风更大,吹得她魂魄的衣袂猎猎作响。她正惊恐间,忽见前方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上,站着一个白衣男子。
那男子背对着她,身形修长,一头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清瘦而孤寂的轮廓。柳氏心中一紧,这背影,为何如此熟悉?
她壮着胆子,轻轻飘了过去。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到来,那男子缓缓转过身来。
只一眼,柳氏便如遭雷击,浑身的魂魄都仿佛要散开。
那张脸,不是别人,正是她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亡夫,张生!
他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眉眼温润,嘴角带着一丝熟悉的笑意,只是脸色比生前更加苍白,眼神里也多了一丝说不出的迷茫与哀伤。
“夫君!”柳氏悲从中来,忍不住就要扑上去。
然而,她的魂魄却像被一道无形的墙挡住,怎么也无法靠近他。
“娘子,别过来。”张生的声音飘渺空灵,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并非阳间的魂魄,只是一缕被困于此的残影。”
柳氏停下脚步,泪眼婆娑地看着他:“夫君,你……你不是已经……为何会在这里?”
张生眼中流露出无尽的痛苦与思念:“我确已身故。奈何我阳寿未尽,却因突染恶疾,魂魄被这荒山的地缚之气所困,不得入轮回,终日在此受风吹雨淋之苦,永世不得超生。”
他伸出手,似乎想触摸柳氏的脸,却只是徒劳地穿过了她的魂魄。
“我在此已游荡一年有余,日夜思念娘子,却无法相见。直到近日,才因感应到娘子的思念,得以在梦中凝聚成形,与你相见。”
柳氏听得心如刀割,她从未想过,自己日日的思念,竟成了丈夫在阴间受苦时的唯一慰藉。她哭着问:“夫君,那我该如何救你?你告诉我,我什么都愿意做!”
张生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又带着几分不忍:“娘子,此事凶险,会折损你的阳寿……”
“我不怕!”柳氏斩钉截铁地说道,“只要能让你解脱,莫说折损阳寿,便是立刻死了,我也心甘情愿!”
见柳氏如此坚决,张生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也罢。我被困于此,皆因我生前贴身佩戴的一块‘同心玉’随我下葬。此玉与我精血相连,如今却成了束缚我的枷锁。你需在明日午时,阳气最盛之时,来此荒山。沿着山腰那条被荆棘掩盖的小径一直往里走,会看到一棵歪脖子老槐树。树下有一座无字古墓,那便是我的安身之所。你需找到那块玉佩,将它带回我们家中,供奉在你的梳妆台上。如此,地缚之气自解,我的魂魄方能脱离苦海,进入轮回。”
“同心玉……”柳氏喃喃自语,那正是她亲手为张生挑选的定情信物,玉上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
“记住,”张生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一定要在明日午时,早一刻晚一刻,都会被山中怨灵所伤。还有,找到玉佩后,切莫回头,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要回头!”
话音刚落,他的身影便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月光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