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306章 团聚

第306章 团聚(1/2)

目录

第306章团聚

上午九点多,西单街头早已热闹起来。

自行车的叮铃声、商贩的吆喝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路边的副食店门口摆著成箱的汽水与新鲜蔬果,国营服装店的橱窗里掛著时下流行的的確良衬衫,往来人群摩肩接踵,有提著网兜採购的居民,也有外地来的游客,连空气里都飘著附近小吃摊传来的炒栗子香,处处透著繁华鲜活的气息。

公交车“眶当”停在站台,下来一群背著帆布包的年轻人,说说笑笑地往西单商场的方向涌。

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缓缓停在路边,副驾驶车门打开,谭静雅走了下来。

她穿了件米白色连衣裙,领口缀著细碎的珍珠扣,长发用浅色丝巾松松系在脑后,衬得身姿愈发窈窕。

她抬眼望向眼前的建筑,那是一间掛著“国营西单杂货店”木牌的底商,门窗虽有些陈旧,却掩不住临街的好位置,隨即转头看向驾驶室,声音里带著几分好奇:“这就是你买的新底商”

李哲从驾驶室下来,顺手关上了车门,笑著点头:“没错,过户手续已经办好了,你先看看这环境,觉得適不適合开新餐厅”

其实方才坐车过来时,谭静雅就没閒著,一直透过车窗观察一西单的街道比崇文门还要繁华,主路两侧商铺林立,每隔几步就有招揽顾客的店员,往来的人流量更是肉眼可见的大,商业氛围很浓。

她语气里满是期待:“我觉得挺合適的,咱们进去看看吧”

李哲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打开底商的门锁,做了个“请”的手势:“谭经理,里边请”

谭静雅轻笑一声,率先迈步走进屋。

刚进门,一股淡淡的潮气就扑面而来,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四根粗壮的承重柱立在中间,好在整体格局方正,没有太多遮挡。

一看到这空间,谭静雅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態”,脚步轻快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嘴里小声盘算著:“门口是收银台,后厨在里间隔开——这一片、还有那边都可以摆散桌——”

“我跟你想的一样。”李哲跟在她身后,指著靠里侧的区域说,“一楼就做散客区,桌子之间的空间得大一些,让客人坐得舒服,既显档次,也能適当提提价格。”

谭静雅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装修的话,我觉得可以借鑑老店的风格,客人熟悉,咱们推进起来也快。”

“借鑑是得借鑑,但得往上提个档次。走,咱们去二楼看看。”说话间,两人上了底商的二楼,二楼的面积稍小一些,有个木头隔开的小房间,李哲敲敲隔间的木头,说道:

“包间要好好设计一下,选一些隔音的材料,避免有些喝酒的客户嗓门高,影响到其他客人。

另外,专门隔出几个大包间,能坐十几个人的那种,承接商务局;再弄几个中等的,家庭聚餐十来个人正好用:小包间也不能少,朋友小聚要的就是私密。

这样不管是高端客还是普通客,都能留住。”

谭静雅掏出隨身的小本子,把他的想法记下来,又抬头问:“装修队找得怎么样了”

“现在给新超市装修的公司,活儿做得还不错。”李哲靠在门框上,语气轻鬆,“我已经跟公司经理打过招呼了,要是他能承接,就让他接著干。

回头让他先出设计图和工费单,咱们再一起商量。“

谭静雅点点头,合上本子,“厨师这边我已经有眉目了。新找了两个川菜师傅,另外想搞新老搭配』从老店调两个师傅过来,再给老店补两个新的。

你也知道,老店三个厨师一直没分主次,短时间內还成,时间长了肯定出问题。所以我想让韩师傅留在老店,以后后厨就以他为主,也能稳住人心。

,李哲点点头,认可了她的安排,又追问:“那新店的后厨怎么安排”

“我计划雇四个川菜师傅、两个湘菜师傅,跟老店一样,主打川湘菜。”谭静雅顿了顿,等著他的意见。

“六个师傅恐怕不够。”李哲忽然话锋一转,眼睛亮了亮,“这次新店,我还想加点新东西引进烤鸭怎么样“

“烤鸭”谭静雅微微蹙起眉,说出了顾虑,“咱们没做烤鸭的经验啊!而且烤鸭得有专门的烤炉和区域,技术要求还高。京城做烤鸭的餐厅那么多,要是做得不正宗,反而砸咱们的招牌。“

李哲早就想过这些问题,他耐心地解释:“別管是外国人,还是外地人,对京城的印象就是看故宫、爬长城、吃烤鸭、逛胡同。烤鸭就是京城餐饮的招牌和符號。

多少外地人来京都是奔著吃烤鸭来的,咱们加了这个,能吸引不少客人,菜品也能更丰富。虽说有难度,但我觉得值得试试。“

他望著谭静雅,语气里满是信心,“以后国內经济肯定会快速发展,交通也会越来越便利,来京城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烤鸭会是很多客人的首选,如果餐厅没有烤鸭,会流失很多客人。

而且,咱们要做,就做高档正宗的梨木烤鸭,把名头打响,以后没准还能超过全聚德!”

这番话让谭静雅动了心,她琢磨了一会儿,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如果真要引进烤鸭,那可得好好规划。

后厨得重新调整,烤鸭的烤炉得单独隔出一块区域,离川菜灶远点儿,免得串味。

而且烤炉得通风好,还得离客人区远,別让油烟飘到餐厅里,影响客人吃饭。“

她越想越细致,“不光要找烤烤鸭的师傅,还得问清楚鸭源,必须得是新鲜的填鸭,才能烤出皮脆肉嫩的口感,供应链也得稳定。

对了,烤鸭的配套餐具也得特別弄,用那种保温的木盘,看著就高档。”

李哲知道这事急不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这样,等忙完这两天,咱们去全聚德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请几个退休的老师傅来指点指点。”

谭静雅一听就乐了:“要是能那样,可就太好了。”她知道李哲跟全聚德的店长关係不错,这事对別人来说难,对李哲来说倒是可以试一试。

“既然要考察,就多走几家。”李哲又补充道,“京城还有几家高档老字號餐厅,咱们也去看看,学学人家的装修风格和管理服务,爭取比老店再提升一个档次。”

两人又接著聊起了餐厅的细节,比如人员招聘怎么安排,培训內容要侧重哪些方面,装修进度该怎么推进,聊了快一个小时,才把大致的思路理清楚。

出了底商,李哲打开车门,对谭静雅说:“上车,带你去个地方。”

谭静雅有些好奇,但也没多问,坐进了副驾驶。伏尔加缓缓驶离西单大街,往西边开了大概几分钟,停在了一个小区门口一西单雅苑小区。

谭静雅下车一看,眼睛都亮了。

小区里的楼房是青砖灰瓦的样式,看著就雅致,楼前的冬青丛修剪得整整齐齐,绿油油的一片,偶尔还能看到几棵老槐树,枝叶繁茂,给小区添了几分生机。

“这小区环境真好,你怎么带我来这儿了”她转头问李哲,语气里满是疑惑。

“上去你就知道了。”李哲笑著,带著她走进了三单元。

楼道里很乾净,台阶上没有一点杂物,墙面上刷著米黄色的涂料,还贴著几张“爱护环境”的宣传画。

两人顺著台阶往上走,李哲在三楼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递给谭静雅,指了指旁边的302房间:“开门吧。”

谭静雅接过钥匙,手指微微有些发颤,她睁大了眼睛,似乎猜到了什么。

钥匙插进锁孔,“咔嗒”一声,门开了。一股新装修的味道扑面而来,有木头的清香,还带著点淡淡的潮气,却一点都不难闻。

这套刚刚装修完,墙面新刷的白漆看著乾净又亮堂;地面上铺著白色的瓷砖,时尚又气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