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赵扶苏的商业理念:羊毛不能不去薅!(1/2)
东方跟西方制造琉璃的配方并不一样。
东方配比石英砂、铅矿等原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铅钡琉璃体系,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区别开来。
由于这琉璃含铅,而铅的危害又大,所以琉璃是有毒的,不能贴身跟用来打造饮具。
当然了,古代人没有这个认知。
琉璃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
古代的炉火温度有限,为了降低铜的熔点,工匠往里加入了铅,使得铜熔点降低,流动性增强,更适合铸造复杂形状的器物。
在锻造青铜器的材料上,除了铅以外,工匠还会投入锡等矿石在高温下熔炼,而矿石中常伴生石英等含硅物质。
这些物质在熔炼过程中,会与青铜中的金属元素及燃料中的草木灰等发生反应,形成含硅化合物的彩色结晶体,它们混在铜矿渣中被排出,成为青铜器铸造的副产品。
这类副产品多呈蓝绿色,具备半透明的特质,正是制作原始琉璃的核心原料。像越王勾践剑剑格上镶嵌的蓝色琉璃,就印证了这种原料来源。
西周时期,工匠们偶然发现了这种特殊矿渣的价值,经过不断摸索提炼加工工艺,初步掌握了将其制成琉璃的方法。
不过早期工艺较为稚嫩,琉璃颜色偏沉暗、气泡密集,多为不透明状,制品也以琉璃管、琉璃珠等小件饰品为主。
因为早期琉璃原料依赖青铜铸造副产品,获取难度大,且制作工艺长期被皇室贵族掌控,民间难得一见,所以古时琉璃的地位甚至超过玉器,还位列华夏五大名器之首,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秦汉时期,琉璃工艺还不成熟,只能制成小件饰品,也正是价格高的时候。
到了明清时期,制作琉璃的工艺成熟,这才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水晶、琉璃,玻璃,主要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因此,别看水晶听起来很昂贵的样子,其实跟玻璃的成分都是差不多的。
这就跟钻石一样。
天然的钻石跟人工合成的钻石成分上几乎都是一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