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 > 第466章 朝堂议政

第466章 朝堂议政(1/2)

目录

这里不少朝臣也动了心思,户部孙尚书是最想结好西北王的,这次西北战争,挪用了不少买钱粮的银两,几乎掏空了户部。

打了胜仗,怎么样也要归于国库吧!要不,下次护疆卫国时,钱从哪出?

国库没钱,银钱全部花出去了。户部尚书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当。

孙尚书头发白了大半。

吏部许侍郎则想着更多,他们是权力部门,的确在各个关键地方插入不少自家人。

但七皇子那里没有,以前七皇子没势,也就没有人关注过他,如果将来……那么自家子弟就没有优势了。

兵部卢尚书也沉吟下来,也借着敬酒之机,向余海涛致歉,言语间缓和了态度。

这是势力博弈的开端么。

他始终保持着分寸,对示好者不冷不热,一会谈及天下旱情,恳请帝体恤民情,拨付粮草赈济流民。

他决定把祈雨放在与父皇私聊时。

几位皇子走在最后,看着余海涛随帝一同前往御书房议事的背影,神色各异。

庆功宴后,只剩宫道上的宫灯摇曳……

次日早朝,太和殿内气氛凝重。

御座之上,武帝神色如常,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沉声道:

“昨日封赏,众卿可有异议?”

话音刚落,吏部尚书便出列躬身:“陛下,西北王身为皇子,节制北境军政,恐权重难制。”

御史大夫朱又茗:“穆将军骤封伯爵掌三州兵权,亦违祖制‘武将非累功不得骤掌重兵’之规,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言一出,几个臣子出列:“臣附议!”

武皇帝眉头皱起,眼神凌厉起来,显示出不悦,强忍着怒意。

礼部尚书紧随其后:“陛下,皇子封王本是常情,但军政一把抓,有藩王拥兵自重之祸,不可不防啊!”

几位老臣亦纷纷进言,或言祖制不可违,或言封赏过厚易乱朝纲,殿内议论之声此起彼伏。

户部孙长宁不言不语,思考着战利品及张若水府台等几个贪官抄家灭族的资源与好大一笔钱财。

工部尚书尚珩兴却表示,将士打了胜仗,封赏是理所当然的事。

余海涛立于武将之列,身着亲王蟒袍,面色沉静,不做辩解。

武帝端坐御座,听着群臣劝谏,手指轻轻敲龙桌,待议论稍歇,才缓缓开口:

“众卿所言,无非是祖制与兵权二事。”

他目光锐利严肃:“祖制创于先朝,为的是保国安邦,而非墨守成规。七皇子,九死一生随穆将军斩将夺旗,血染征袍,此等功绩,岂是寻常战功可比?”

“再者,西北境地处边陲,异族环伺,非有绝对权威者不能镇之。余海涛乃朕亲子,忠心可鉴;穆将军勇毅正直,感恩图报,二人同心,方能稳固西北。”

武皇帝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赐七皇子丹书铁券,既是恩宠,亦是约束;穆将军受封,朕亦会遣御史监察西北军政,何来权重难制之说?”

群臣一时语塞,吏部尚书还想再劝,武皇帝已抬手打断:

“此事朕意已决!西北边境安稳,国之根本,封赏得当,方能激励将士效命。再有妄议者,以扰乱朝纲论罪!”

此言一出,殿内鸦雀无声,众臣皆知帝心意已坚。

何况武皇帝早已封赏了,这里不认,七皇子也不会依从,白白的得罪人。

最让他们不敢吭声的是,七皇子有可能圈入储君范畴,一个拥有三十万大军的年轻王爷是何等得陛下宠溺。

这会得罪他是最不可取的,别看其他哪个皇子也比不上,太子都没有这功劳,这权势。

尚珩兴出班扬声道:“陛下圣明,臣附议!”

便有户部孙尚书跟上躬身退列:“陛下圣明!”

礼部王尚书眼睛望向那一头红发的年轻皇子,发现七皇子浑身一阵肃杀之气。

那少年皇子,转过身,看向几个尚书们,目光中带有一道凌厉光芒,几个尚书心里不由颤了颤,也退了几步。

七皇子冷漠的扫过他们,锋利的目光最后落到吏部尚书身上。

吏部尚书见了,心中有些怕了。

想着,得罪这个战神,似乎是不智之举,便是不封,他的实权却是真的,不过是要个名正言顺的名称罢了。

“臣,臣附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