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 第436章 一夜扫荡两个博物馆

第436章 一夜扫荡两个博物馆(2/2)

目录

在“古埃及馆”,巡逻兵的探照灯照亮了木乃伊的黄金面具,却照不到身后的死亡,空间切割线斜斜掠过,将六人从肩胛处劈成两半,尸块撞在石棺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清理完地上展厅,赵国强的身影沉入地下。地下的“东方文物区”比想象中更隐蔽,入口藏在一尊唐代石狮的基座后,需要转动狮首才能开启暗门。

他没有触碰机关,直接让空间穿透三米厚的花岗岩,出现在密室中央——这里的巡逻兵穿着特制的防刺服,头盔上还罩着夜视仪,却挡不住脖颈处的致命弱点。

长刀划过的瞬间,八人的夜视仪还亮着绿光,头颅已滚落在仰韶彩陶的展柜旁,鲜血染红了那些八千年前的陶土。

展柜里的文物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人面鱼纹彩陶盆的边缘虽有残缺,却依旧能看出先民的笔触;

商周青铜鼎的饕餮纹在阴影里张着巨口,仿佛在控诉当年的掠夺;

唐代的《五牛图》摹本被装在恒温展柜里,卷轴的紫檀木轴已泛出包浆。

赵国强的空间入口贴着展柜内壁展开,指尖拂过彩陶盆时,能感受到陶土特有的粗糙,他甚至能想象出八千年前的工匠如何用手指捏塑出这些纹路。

“你们在外漂流了这么久,该回家了。”

他轻声说,将彩陶盆收入空间。紧接着,那些青铜鼎、青瓷瓶、壁画残片,都如被无形的手牵引,一一脱离展柜。

当最后一件唐代鎏金佛像被取出时,他特意用衣袖抚了抚佛衣的褶皱处,仿佛在安慰这位漂泊百年的“故人”。

负二层的“法国王室珍宝区”更令人咋舌:

路易十六的王冠嵌着三百多颗钻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首饰盒里堆满了红宝石,连拿破仑的佩剑都镶着翡翠。

赵国强没有丝毫犹豫,空间入口在每个展柜内次第展开,王冠、首饰、佩剑……这些曾象征着权力的珍宝,瞬间被收入空间。

有人或许会说他贪得无厌,但在他看来,这些用殖民掠夺积累的财富,本就该回到被掠夺者手中。

当卢浮宫的最后一件文物被收进空间。

赵国强站在空荡的地下密室,看着那些空荡荡的展柜,突然想起入口处的标牌:“文明的汇聚”。

他忍不住冷笑,所谓的汇聚,不过是强者对弱者的强取豪夺。

离开前,他最后望了一眼玻璃金字塔,月光正透过玻璃的棱角,在广场上投下斑斓的光影。

但这美丽的景象掩不住地下的空洞,就像法国的浪漫,永远洗不掉殖民的血痕。

这处地方已经扫荡干净,该去下一处地方了。

在空间祭坛上,他心中念头一动,再次消失在原地。

停下身形,他的目光往

的水面倒映着塔楼的剪影,静谧得能听到中世纪的风。

赵国强的身影出现在“龙国馆”的穹顶下时,巡逻兵正对着展柜里的金瓯永固杯啧啧称奇,杯上的珍珠在灯光下流转,却映不出身后的死亡。

长刀划过的瞬间,四颗头颅同时坠入展柜上面,鲜血溅在笼罩金杯的防弹玻璃上,与珍珠的光泽融成一片刺目的红。

照例是先解决监控室里面的人员,以及破坏监控,最后就展开大屠杀,将所有巡逻人员一队一队的消灭掉。

龙国馆的展柜里,简直是圆明园的缩影:乾隆御笔的书画堆放在紫檀木架上,掐丝珐琅的香薰炉还留着松烟香,玉雕的山子摆件上,江南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

最让人心头发紧的是那些鎏金铜佛,佛身的衣纹流畅如真,却在脖颈处有明显的断裂——显然是当年被强行凿下的。

赵国强的动作轻柔而迅速,空间入口在每个展柜内展开:金瓯永固杯被收入空间时,杯耳的金龙仿佛活了过来;珐琅器的色彩在空间里愈发鲜亮,红如宝石,蓝似深海;连那些残破的佛头,都被小心翼翼地收起,仿佛能拼回当年的完整。

当最后一幅《圆明园四十景图》摹本被拼接好收入空间时,天边已泛起红霞。

他站在空荡的宫殿里,看着墙上那些挂过文物的痕迹,突然觉得这座金碧辉煌的古堡,比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还要空洞。

转身踏入空间涟漪时,身后的枫丹白露宫在晨雾中渐渐模糊,空间里,龙国的彩陶与法国的王冠并排陈列,东方的书画挨着西方的雕塑——这不是掠夺,而是一场迟来的清算,让那些被强权分割的文明,终于能在平等的光影里,诉说各自的沧桑。

今天就只有两章了,两章都是三千多字的大章,谢谢大家的爱心发电,谢谢大家的五星好评。

接下来,你们希望赵国强先去哪里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