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六零:原始森林任我行 > 第594章 收购服装厂(2)

第594章 收购服装厂(2)(2/2)

目录

但南华电器和锦绣制衣的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南华电器的新款电风扇和电饭锅月产量稳定在5万台,80%供应本地,20%销往东南亚。

林国栋团队在赵国强的支持下,买下了隔壁的厂房,开始研发冰箱。

“赵总,样机测试成功了!”林国栋拿着报告冲进办公室,脸上满是兴奋,“制冷速度比日本货快30%,能耗低15%,我们自己研发的压缩机,成本能降20%!”

赵国强接过报告,翻到设计图时笑了:“加个变温区,既能冻肉又能放水果;再做自动除霜,不用手动铲冰——年底前必须量产,定价800港元,比日本货便宜200港元。”

他顿了顿,指着墙角的电视机,“还有,彩色电视机的研发要提上日程,我已经从英国请了两位显像管专家,下个月就到岗,研发资金要多少给多少。”

林国栋有些犹豫:“直接做彩色电视?技术难度太大了……”

“难才要做。”

赵国强语气坚定,“等别人都觉得难的时候,我们做出来了,才能抢占先机。

70年代末,彩色电视会普及,到时候我们就是香江第一品牌。”

另一边,锦绣制衣的门店已扩张到5家,陈美玲设计的棉麻连衣裙成了香江年轻女性的标配,月销售额突破300万港元。

她按照赵国强的建议,从苏州请了两位苏绣师傅,把传统针法融入现代设计,新推出的“紫荆花系列”旗袍,在东南亚华人圈里掀起了热潮。

“赵总,马来西亚的经销商说,我们的衣服比欧洲品牌更懂华人的身材和审美!”陈美玲汇报时,眼里闪着光。

赵国强看着销售报表,忽然说:“再设计一批男士衬衫,用本地棉纱,版型按亚洲人的肩宽调整,领口别太窄,方便戴手表。记住,‘锦绣’不止是女装,要做全品类的华人品牌。”

在鼎鑫投资的月度会议上,赵国强看着两份亮眼的报表,对高管们说:“南华电器要在三年内覆盖‘电风扇、电饭锅、冰箱、彩电’全品类,研发团队扩到50人,每年投入营收的15%搞技术;

锦绣制衣要在东南亚开10家门店,明年进军欧洲华人社区——我们做实业,不能只看眼前的利润,要做能穿越周期的品牌。”

他走到落地窗前,窗外的香江依旧被股灾的阴霾笼罩,但南华电器的烟囱正冒着白烟,锦绣制衣的货车进进出出,一派生机。

“股市的钱来得快,但去得也快;实业的钱来得慢,却能扎稳根。”

赵国强的声音透过玻璃,传到每个人耳中,“十年后,提起香江电器,大家想到南华;提起香江服装,大家想到锦绣——这才是鼎鑫真正的根基。”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南华电器的研发中心,林国栋团队正围着彩色显像管图纸讨论;

锦绣制衣的设计室里,陈美玲笔下的新款旗袍渐渐成型。赵国强知道,1973年的风暴终会过去,而他埋下的这实业种子,终将在香江的土地上长成参天大树——那里有电流的温度,有针线的纹路,更有一个重生者对时代的笃定与深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