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南京寻宝(2/2)
数套锁子甲整齐叠放,甲片用铁环连接,边缘镀着黄铜,胸前的护心镜铸着“大明军器”四字;
还有数十柄腰刀,刀柄缠着麻布,刀身虽已生锈,刃口依旧锋利,透着明代军队的剽悍。
兵器库旁的密室更为隐蔽,石门上雕刻着明代典型的云纹。
密室中央的石台上,摆放着一尊半米高的白玉龙椅,椅身雕刻着五爪金龙,龙鳞清晰,虽已有些残破,却依旧透着皇家的威严。
石台两侧的木架上,藏着数卷明代书画:一幅《南都繁会图》保存完好,画中描绘了明代南京城的繁华景象,商铺林立,人声鼎沸,笔触细腻,是研究明代市井生活的珍贵资料;
还有数卷书法作品,上面是董其昌、文徵明的亲笔,字迹飘逸,墨色历经千年仍未褪色。
在秦淮河畔一处民居遗址的地下,发现了更具生活气息的宝藏。
一口陶瓮里装着数十件银质餐具,银碗、银筷、银勺一应俱全,餐具上刻着精致的花纹,是当年富庶人家的用品;
土灶旁散落着几枚金质发簪,簪头雕着花鸟,小巧玲珑;
最动人的是一只木质首饰盒,里面装着几枚珍珠耳坠、翡翠手镯,还有一封泛黄的书信,上面写着“君赴边关,妾守秦淮,待君归期……”字里行间满是相思,是明清易代之际的烟火温情。
更深的土层里,一处六朝贵族墓透着异常。
墓道用巨石封堵,石门上雕刻着神兽纹,进去后,一股混杂着香料的气息扑面而来。
墓室中央的棺椁早已腐朽,只剩下一堆残破的木料,棺椁旁散落着数十件随葬品:
一件金缕玉衣的玉片散落在地,玉片洁白无瑕,上面的金丝依旧完好;
一对青铜镜造型精美,镜面虽已氧化,却依旧能映照出模糊的人影;
还有数枚印章,金印上刻着“建安侯印”四字,是墓主人的身份象征,铜印上刻着“中书令印”,彰显着墓主人当年的权势。
墓室侧室的储藏室里,堆满了陶罐与木箱。陶罐里装着粮食、水果的碳化遗存,能辨认出稻、粟、桃、梨等品种;
木箱里藏着数卷六朝竹简,上面刻着《昭明文选》的部分篇章,字迹古朴,是研究六朝文学的第一手资料;
还有几件六朝青瓷,青瓷莲花尊器形高大,腹部雕刻着层层莲瓣,釉色莹润,是六朝青瓷中的极品。
在南京地下搜寻了整整两天,赵国强的空间里又添了数不尽的珍宝。
从六朝的玉器、青瓷到明代的云锦、官窑瓷,从皇家的兵器库、书画到市井的银器、书信,每一件都承载着南京城的千年记忆,诉说着六朝金粉的风雅与明清都城的繁华。
站在秦淮河畔,望着画舫凌波、灯火初上的夜景,赵国强心中感慨万千。
这座古都的地下,藏着太多的故事,每一件珍宝都是历史的见证,记录着江南王朝的兴衰与文明的传承。
即便自己有空间之力,也只不过是找到了其中一小部分罢了,还有更多的宝藏,绝对藏在地底深处。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心念一动,身影再次消失。
下一站,开封——那座“一城宋韵半城水”的古都,正等待着他去探寻北宋东京的繁华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