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同命相怜(2/2)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张青拿起那封信,缓缓展开,借着烛火仔细读了起来。
信中,秦明先是提及了他与肖青山的旧情,肖青山刚上任黑山县令时,两人曾在秦家村把酒言欢,秦明不仅送他钱财人手,还帮他联手压制了当地乡绅的刁难;信的末尾,秦明却话锋一转,提出要与张青当面谈谈。
“实话和各位说,秦明与我过去确实是知己。”
肖青山放下酒碗,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刚到黑山县时,处境艰难,是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我才能坐稳这县令之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中众人,继续道,“可自从朝廷下令围剿他后,我曾多次劝他归顺,他不肯,我们便断了往来。我今日前来,绝非通敌,只是不愿见更多人白白送命。”
“大哥,别听他废话!”
王虎显然不相信这番说辞,刀刃又往肖青山脖颈处压了压,“之前咱们大败,说不定就是他私下给秦明送的情报,今日定要一刀砍了这狗官,为兄弟们报仇!”
肖青山闻言,反而笑了笑,他缓缓抬手,将脖颈往刀刃上凑了凑,声音坦然:“你们若要杀我,我肖青山无话可说。反正这次围剿叛军,无论胜败,我都难逃一死,动手吧。”
“你……”
王虎被他这番举动弄得愣住了,握着刀的手竟有些迟疑。
帐中其他人也面面相觑,谁都没料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县令,竟有如此胆气。
尤其是听到“难逃一死”四个字时,不少人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张青将信折好,放在桌案上,眉头一挑,问道:“肖县令,你说你难逃一死是什么意思?我们打了败仗与你何干?你不过是地方主官,剿灭叛军本就是卫所的事。”
肖青山叹了口气,眼神中多了几分苦涩:“当初郭家被灭,起因全在我。是我下的缉拿令,要抓捕钱家族长,才间接导致郭家被牵连,惹怒了他们在朝廷的后台……”
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若是你们这次能顺利剿灭叛军,我尚且有一线生机;可如今耿大人惨败身死,上面的人不肯担责,到头来,我这小小的七品芝麻官,自然会成为最合适的替罪羊。”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张青身上,一字一句道:“况且,你们若继续坚守城池,等雁北关的军队来了,他们定会把你们推到最前面,让你们去消耗秦明的兵力——不等你们死光,他们是绝不会出手的。以你们现在的兵力,根本敌不过秦明:他有火器,有重甲骑兵,还有夷人的神射游骑。就算你们侥幸打赢了,最后的功劳也会被雁北关的人抢走;更别说,这次平安卫损失惨重,你们回去后,也难逃罪责。”
他扫过帐中众人,声音里多了几分恳切:“还有城中囤积的钱粮,那是兄弟们好不容易征上来的。雁北关大军一来,这些东西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你们连一颗粮食、一文钱都别想留下。可若是咱们和秦明合作,依靠县城的稳固城防,说不定还能杀出一条活路。”
这番话如同重锤,砸在每个人心上。
肖青山的口才极好,先是将自己与张青等人拉到“同命相怜”的境地,再条理清晰地分析坚守与合作的利弊,最后将选择权交还给对方。
就算是再愚钝的人,也能听出合作的好处,另一条路,几乎就是必死之局。
帐中渐渐安静下来,原本紧握兵器的手,慢慢松开了;看向肖青山的眼神,也从敌视变成了复杂。
张青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双眼紧紧盯着肖青山:“以你对秦明的了解,这人可信么?”
“我与他相识不过数月,但他承诺过我的事,从未食言。”
肖青山坦然道,“况且,他手下的人成分复杂,有落草为寇的土匪,有逃到黑山县的北境军户,还有北方的夷人部族。能将这么多方势力聚集起来,还让他们忠心耿耿,足以见得他有过人之处。若他是个不讲忠义诚信的人,谁会心甘情愿替他卖命?”
张青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摩挲着,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又沉默了片刻,他终于做出决定:“既然如此,你去通知秦明,我可以和他谈。但他必须一个人进城,与我当面谈!”
“让他一个人进城?”
肖青山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城中有数百士兵,秦明若是独自前来,只要张青等人起了杀心,他就算再骁勇,也绝无生路。
更何况,之前民壮团杀了上千平安卫士兵,耿精忠和两个千户都死在他手上,双方早已结下死仇。
只要秦明脑子清醒,就绝不会答应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