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刚出山的我,碰见了顶级魅魔~(1/2)
从办公室出来时,夕阳已经西斜,把校园里的银杏叶染成了金色。
沈复看着身边的张婧怡,笑着说:“今天谢谢你搭戏,要不是你,我也不会这么快明白胡老师的意思。我请你吃饭吧,附近有家老北京铜锅涮肉,味道不错。”
张婧怡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火锅店的铜锅冒着热气,羊肉卷在锅里涮两下就熟。
沈复夹了一筷子羊肉,放进张婧怡的碗里:“你刚才演得真好,尤其是转身时别头发的动作,特别自然,完全不像临场发挥。”
“其实我之前演过类似的校园剧片段。”张婧怡咬了口羊肉,眼睛弯成了月牙,“不过今天跟你搭戏,我也学到很多——你递纸条时的指尖颤抖,太真实了,我差点真的以为你在跟我表白。”
沈复笑了,拿起手边的橙汁:“你这么有灵气,应该已经接戏了吧?”
张婧怡闻言,眼神亮了亮,放下筷子说:“东申未来最近在跟我谈签约,经纪人说公司想重点培养我,接下来可能会给我安排一些文艺片的试镜机会。”
“真的?那太好了!”沈复举起橙汁,“我以饮料代酒,祝你早日拿到好角色,成为大明星!”
张婧怡也举起面前的啤酒,杯沿轻轻碰了下他的杯子:“谢谢你!也祝你《少年的你》拍摄顺利,票房大卖!”
啤酒的泡沫沾在张婧怡的嘴角,她笑着擦了擦,又喝了一口。
几杯酒下肚,她的脸颊泛起红晕,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
沈复看在眼里,没让她再喝,赶紧结了账。
“我送你回学校吧,刚好顺路。”沈复扶住张婧怡虚浮的胳膊时,特意保持了礼貌的距离,指尖只轻轻搭在她的肘部,另一只手则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马尾,将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自然又克制,没有半分逾矩。
张婧怡的脸颊泛着酒后的红晕,眼神也有些迷离,却还是清晰地摇了摇头:“不用麻烦前辈了,我自己打车回去就好……”
话没说完,脚步就晃了晃,差点踩空路边的台阶。
沈复赶紧稳稳托住她的胳膊,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温和:“别逞强,我送你到宿舍楼下才放心。”
说着便拦了辆出租车,先弯腰扶张婧怡坐进后座,又绕到另一侧上车,全程都保持着合适的距离,没有丝毫让她感到不适的举动。
出租车刚驶离火锅店门口,沈复便自然地伸手调低了后座的空调出风口,刚才吃饭时听张婧怡提过一句“头有点晕”,此刻见她裹紧了身上的薄外套,便悄悄把风向转到了自己这边。
他还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条折叠整齐的浅灰色围巾,递过去时特意解释:“这是全新的,早上刚从酒店拿的,你披着挡挡风。”
张婧怡指尖碰到围巾时,还能感受到布料上残留的、来自包里的温暖。
她低头看着围巾上简单的条纹纹路,耳尖不自觉地泛红,小声说了句“谢谢前辈”,才轻轻把围巾绕在脖子上。
羊毛材质很软,裹着脖颈时像被一团温软的云轻轻托住,连带着刚才因酒精泛起的晕乎感,都消散了几分。
车厢里很安静,只有出租车引擎的轻微轰鸣,和窗外掠过的街景在玻璃上留下的模糊光影。
张婧怡靠在车窗上,眼神飘向外面——路灯把行道树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卖烤红薯的小摊飘来甜香,让她想起小时候放学时妈妈接她的场景。
她无意识地攥紧了围巾的一角,突然轻声开口:“沈复前辈,你在韩国当练习生的时候,会不会也想家啊?”
沈复正低头看着手机里剧组发来的片场注意事项,听到这话便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柔和:“会啊,刚开始最想家的时候,是冬天练舞到凌晨,回宿舍的路上看到便利店的关东煮,就会想起我妈煮的萝卜汤。”
他顿了顿,又笑了笑,“不过后来忙起来就好了,慢慢把对家的想念,变成了努力的动力——想着早点做出成绩,就能让爸妈放心。”
张婧怡眨了眨眼,转头看向他:“那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去韩国当练习生啊?明明以你的条件,在国内也能有很好的发展。”
“当时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吧。”沈复指尖轻轻敲击着膝盖,回忆起几年前的样子,“那时候觉得韩国的造星体系更成熟,能学到更系统的舞台技巧和表演理念。虽然每天练舞到膝盖淤青,录歌到嗓子沙哑,但每次看到自己的进步,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他看向张婧怡,眼神里带着点鼓励,“你呢?为什么想当演员?”
提到这个话题,张婧怡的眼睛瞬间亮了,连声音都比刚才轻快了些:“我小时候看《阮玲玉》,就觉得演员好神奇。
能把别人的人生演出来,还能让观众跟着哭、跟着笑。后来考北电,也是想学好表演,以后能演一个让大家记住的角色,哪怕只是个小配角也好。”
她说着,还下意识地抬手比划了一个握剧本的动作,指尖微微蜷缩,像真的捏着一本沉甸甸的剧本。
沈复看着她眼底的光,忍不住弯了嘴角:“你有这份热爱,就已经赢过很多人了。而且你很有灵气,刚才跟你搭戏的时候,你别头发的那个小动作,特别自然,一看就是有认真观察生活的。”
被他这么一夸,张婧怡的脸颊瞬间又红了,赶紧低下头,盯着自己交握在膝盖上的手指:“我……我就是平时喜欢观察身边的人,比如食堂阿姨盛饭时的手势,图书馆里同学看书时的眼神,觉得这些细节都能用到表演里。”
她顿了顿,又小声补充,“其实刚才胡老师指导我们的时候,我特别紧张,怕自己演不好,拖前辈的后腿。”
“别这么说。”沈复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很认真,“表演是相互成就的,刚才你转身时的慌乱眼神,也让我更快进入了‘暗恋’的状态。
而且胡老师常说,‘没有完美的表演,只有不断打磨的细节’,咱们都是在学习的路上,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
说话间,出租车刚好驶过一段种满银杏的街道。
金黄的银杏叶被风吹得簌簌落下,像撒了一地的碎金,透过车窗落在张婧怡的发梢上。
沈复目光一扫,下意识地抬起手,指尖在离她发梢两厘米的地方顿了顿,才轻声提醒:“你头发上落了片银杏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