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 第452章 作坊

第452章 作坊(1/2)

目录

邺城,原属于袁绍的宽阔府邸内,公孙度独自一人迈步在幽深的花园中,正是初冬时节,花园草木枯黄,一片萧瑟景象。

公孙度皱着眉头,心中不停思索着,此时的他并不为南边曹操的挑衅而担忧,也不为东边柳毅取得的胜利而喜悦,作为一个势力的带头人,公孙度首要考虑的,还是当前统治的稳定性。

不论前世历史得出的教训,还是当前公孙度自己的体会,士人,或者说世家豪族已然有了尾大不掉之势,尽管东汉皇室不断通过外戚、宦官来对士人进行打压,可两者的实力却相差甚远,反而因为种种举措,使得中央皇权不断衰落,最终酿成了汉末苦果。

皇权不断衰落,士家不断壮大,使得汉末的朝代更替变成了世家的隐形选拔,故而后来才有了九品中正,司马代曹之事的发生。

士人专政,在公孙度的眼中,不论是当前时代,还是今后的几千年,不论它蜕变成了世家、士大夫、还是清流文官,其对政权危害的本质都没有改变,那便是只享受政权带来的权力和好处,却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与意愿。这一点,千年里不断上奏降表戏码的孔家便是其中最大的代表。

说白了,以出身论成就的士人没有经历残酷的竞争,就如温室的花朵一般,被中原政权固有的庞大资源给养废了。

冀州大势已定,境内世家要么举家逃奔,要么便高举双手向公孙度低下头颅。吞并冀州,压服士族,在天下人看来,公孙度此战是最大的赢家,就此有了争霸天下的底气。

可此时的公孙度并不作此想,在他的计划里,是想要通过这场战事来对冀州士族进行一场大清洗,以肉体消灭的方式,从根本上瓦解冀州根深蒂固的士族势力。

令人惋惜的是,冀州士人投降的太快了,膝盖也太软了,姿态也足够低,使得公孙度谋划已久的计划难以落实。

公孙度很清楚这个时代士族对地方统治有多大的影响力,从文化到经济,从军事到政治,无处不存在世家的爪牙痕迹。他的心中很清醒,作为冀州这片土地的外来者,他或许只有一次机会来对士人进行打击,否则将来随着新的秩序建立,破坏的代价便就得不偿失了。

就在公孙度皱眉思考之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回头便见糜竺在亲兵的带领下来到跟前。

“免礼!说说吧,冀州的士人,有哪些堪用的?”

公孙度挥挥袖子,示意对方不必多礼,直接问起了他所关心的冀州士人之事。

糜竺连忙起身,随后从袖子里掏出一卷文书,递到公孙度面前,手指探到上边的图表,仔细解释道:

“启禀主公,仆按照主公示意,将冀州的士人按照名望、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等多个层面进行划分,还有民间黔首对各个大姓的评价,以及对冀州市场上的各个大家族的产业调查.....”

公孙度接过文书,此类文书经过公孙度几番整顿,已经习惯性的使用了详实数据加上直观的图表,后边还有关于各个家族势力分布的地图,能在短时间里做到这种地步,在他看来,已经堪称能吏了。

手指翻动着文书,看着图表上那些让人心惊肉跳的数字,公孙度忍不住道:

“各家都已施行了分田政策?啧啧,不愧是大姓啊,如此多的族人,就算分了地,那也是地方一霸!”

“正是!各家深知主公脾性,不敢在田亩之事上再行掣肘。”

糜竺点头,低声回应道,同时他的脑子里不由回想起那些大姓面对他时的战战兢兢,当时正逢大胜,幽州兵马席卷全境,对所过之处顽固势力没有仁慈,进行了极为酷烈的清洗,据闻冀州已经有多个家族绝嗣,已然从士族的名谱上除名了。

或许是听出了公孙度语气中的不满,糜竺上前一步,劝解道:“主公切莫急躁,冀州大势已定,士人分家,献书,雌伏姿态做出,此时我等不宜过多压迫.....”

“我知道,虽然说冀州士人与幽州士人不对付,可他们却有着士人的自我认知,要是再起屠刀,某些人起了兔死狐悲的心思,幽州好不容易安定下来......”

公孙度将手里的文书卷起,在手心里轻轻拍打着,摇头回道。

糜竺闻言,终于松了口气,他虽然是商贾出身,可而今作为名义上的文官之首,还是比较注重名声,几次三番的大开杀戒,不仅会使得内部人心惶惶,还会让公孙度的暴虐形象在天下人心中根深蒂固。

“那主公,要如何处置幽州士人?”

“老办法,拉一派,打一派,扶持羸弱的,打压强盛的,借着此次军争为由,狠狠杀一批,随后该升官的升官,该提拔的提拔......”

公孙度再度翻开文书,找到其中的一部分名单,指着上边的文字道:“这些过往政绩好的,收入你帐下,这些实力低微的,让田丰去接触,还有,这些主事生产的,我会让陈江与之洽谈....”

由于图表做的仔细,公孙度很快便根据家族性质进行了分配,将河北的士人分流到了幕府下的各个派别,到了最后,他的手指划过其余的士人名单,迟疑了下,最终还是颔首:

“其他的,留待原职。幕府尽快分派一批副职过去熟悉事务。通知木央,黑衣卫增加人手,加强监管,这些人,过往不究,此后若是不犯事,一视同仁!”

“诺!”

糜竺对此没有反对,副职代表着更多的官位,亦意味着人脉的扩展,对以他为代表的政治势力来说,也有极大的好处。

可听到公孙度要增加黑衣卫的人手,却让老好人一般的糜竺皱起了眉头,深知这种特务部门难缠的他还是忍不住出言:

“主公,以黑衣卫监察百官,似有不妥!官员属吏,皆主公臣属,若得知被阉宦监视,必有反弹。而且,古往今来,未有以细作治国者!”

“嗯?”

公孙度有些意外的看了眼糜竺,手指摩挲着胡须,并未立刻回应,他知道幕府中的文官极其厌恶黑衣卫这类特务组织,此时的糜竺算是将这态度在他面前明示了。

随着不断的军事胜利,公孙度的威望日渐隆重,仅仅是轻微一瞥,便给糜竺带去了千斤压力,饶是如此,他也没有退避的意思,因为刚才的话语正是他的心声。

在糜竺眼中,那个提拔重用他,对天下有改天换地雄心的主公,是不会因为他的一句话而对他迁怒的,他也深知自己的言语,对公孙度势力来说是极为正确的。

势力的团结源自为同一目标奋斗的信任,若是知道时刻面对着隐藏在暗处的特务监视,就必然会丧失掉身为势力中坚的官吏群体的信任。

“你说的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