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大汉内间(1/2)
汉室宗亲青州刘基,告汉室氏子弟:
诸君且听!
曹丕篡逆,践踏汉庙,窃据神器,犹王莽乱政,此诚汉祚断续之际也!
自高皇帝斩白蛇起兵以来,四百年汉室岂容奸佞倾覆?念光武中兴之伟业,岂能断送于吾辈之手?
吾等皆汉室苗裔,体内流淌高祖之血。昔日光武皇帝困于草莽,犹能聚二十八将重整山河;今日我辈虽散落州郡,或困于许洛,或隐于江湖,然血脉相连,忠义同契!岂可坐视奸雄裂我社稷,毁我宗庙?
小子不才,受汉中王世子委托,泣血以告诸宗亲:
一曰不忘根本——每逢朔日,望北而拜,告慰先祖。
二曰暗结同盟——韬光养晦,各结天下义士,勿忘国耻。
三曰静待天时——汉中王将承大统于西川,王师北出之日,即我辈里应外合之时!
汉胄不灭,炎德重光。高祖在天之灵,必佑我等克复神州,再整河山!
建安二十六年正月朔日
“建安……”
刘晔终于看到这封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密信,神色却十分淡漠,将其置于烛火上,静静看着跳跃的火舌逐渐吞噬了殷切的字句。
刘寓大急道:“父亲,你……”
“你太年轻,不懂世事艰险,朝堂之争!”
刘晔目光落在刘寓和刘昭年轻而疑惑的脸上,缓缓道:“汉室倾颓,非一日之败,犹如朽木残云,运势如此。你我虽是宗亲,但历世推恩,也不过是顶着刘姓的寒门罢了,何曾受过朝廷恩惠?”
刘寓正色道:“孔北海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当年光武皇帝也如我们这般思前想后,只求自保,又怎会有中兴大汉的伟业?汉中王织席贩履尚不忘复兴汉室,我们身为光武苗裔,却妄自菲薄,愧煞先人也!”
“住口,你这个逆子!”
刘晔顿时脸色涨红,旋即又叹道:“大势不可逆啊!刘备看似稳坐西川,实则外强中干。何况我既已在洛阳,如在局中,身不由己,只求保全家族,安稳度日便足矣,若轻举妄动,恐有灭顶之灾。“
“看来我真不该来找叔父!”
刘昭见刘晔果然如此,忽然仰天怒笑,“先父说过,叔父必会明哲保身,左右逢迎,不敢冒险,果然如此!但我们是阜陵王之后,身体中流淌着刘氏血液,不会忘了身为刘氏子弟的责任。光武皇帝当年若只求自保,何来我们这一脉?小侄告辞了!”
“慢着!”刘晔拦住刘昭,沉声道:“年轻人当真以为凭借一腔热血,就能搅动天下风云,力挽狂澜?幼稚——”
“父亲以为置身事外就能保全家族?”
刘寓跪倒在地,诚恳道:“殊不知在曹氏眼中,只要姓刘,就是‘前朝余孽’,时刻提防,莫忘了荀文若之事乎?多少忠良尚且为汉室前赴后继,何况我等宗亲子弟?”
刘晔浑身一凛,走到门口,仰头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天空,无奈道:“我何尝不知?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也是为了你们妻儿家眷。吾儿也莫忘了魏讽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