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车悬之阵(2/2)
其实阵法不光是在中国。即使是在世界历史上,阵法也一直在左右着战争的进程。
公元前216年8月,被后人誉为“欧洲战略之父”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仅凭五万兵力却大胜罗马执政官鲍路斯的八万五千名罗马大军。
双方在决战时,汉尼拔将迦太基军队排成“半月阵”,该阵开始为““字形,但在交战中又慢慢的变成了“u“字形,这就等于是罗马军队进入了迦太基军队的怀抱,兵力占绝对优势的罗马军队,却被迦太基军队的被半月阵反裹其中,最终导致罗马大军全军覆没。
再比如马其顿方阵是一种希腊步兵方阵改良后的方阵,他令马其顿所有的敌人,只要一提起马其顿方阵就会感到颤栗,亚历山大大帝也因为马其顿方阵而成为了传奇。
在荷马时代以前,欧洲的军队打起仗来也像一窝蜂似地杂乱无章,因此,具有严格阵法的马其顿方阵,每次都能轻易地打败数量上占优势的敌人,这同中国古代的阵法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马其顿方阵自从成型之后,先后于公元前333年的伊萨斯之战,和公元前332年的高伽米拉会战大胜了波斯军队,随后马其顿方阵的威名传遍了古代地中海区域。
中国古代的阵法博大精深,绝不是仅仅限于步兵之中,其中还包括骑兵阵法,而将骑兵阵法推向巅峰的,就是“冠军侯”霍去病。
车悬阵的与方圆阵相似,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设,不同之处在于,机动兵力在外,结成若干游阵,临战时向同一方向旋转,轮流攻击敌阵,形如一个转动的车轮。
其意义在于:向敌军的一部不断地施加压力,使其因疲惫而崩溃,己方则因为轮流出击而得到补充和休整,恢复战力。
不容质疑,这种战术是很优秀的。车悬阵受地形的制约大,要便于机动;要求大将有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应善于寻找战机和在军队的轮换中避免疏漏;战力持久却不利速决。
霍去病带领麾下骑兵出击,孙禄堂给了他将近上万名骑兵,除了霸王精骑外有些是铁鹰锐士。
虎人领主和食人魔领主原本就是疲惫之师,这个时候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不过为了保命也只能出来拼命。
各自将宝贵的药剂拿出来立马服用掉,在骑兵到来之前总算勉强组织起了阵型。
霍去病麾下骑兵仿佛暴虐的洪峰,不停的冲刷着虎人和食人魔的阵势。
随着骑兵冲击力的减弱,霍去病麾下很快变成了巨大的石磨,缓慢而坚定的转动着,将面前的敌方大军磨得损失惨重,己身的损失却微乎其微。
车轮战的精髓就是,让对手承受连绵不断的冲击,己方却可以通过阵势的轮转,得到补充和休整,恢复战力,等敌人因疲惫而崩溃,就可以一举破敌了。
这种战法的限制显然就是指挥,如果各部只是按照战前既定的方针机动,随便遇到点意外,就会互相干扰,或者干脆的撞到一起了。
不过霍去病是此道的大师级人物,天生就擅长这种战法。ru2029
u2029感谢大家发的推荐票和礼物。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