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把定义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2/2)
5.不把定义自己的权利交给别人
“喜欢你的人,怎样都喜欢你;不喜欢你的人,你再好也没用”——有人因你“内向”喜欢你的沉稳,也有人因你“内向”说你“不合群”;有人因你“执着”欣赏你的坚持,也有人因你“执着”说你“钻牛角尖”。别人的评价,从来只是“他的认知”,不是“你的真相”。
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不用因别人说“你不行”就否定自己,不用因别人说“你应该怎样”就改变自己。就像“人生如戏”,你才是主角——你今天想努力工作,明天想休息旅行,都由你自己决定,不用看观众的脸色。
请记住:你是谁,由你的行动和选择定义,不是别人的评价定义——只要你在前进,就不用怕别人说什么。
6.没有共同利益,就没有“主动帮忙”
“别人不帮你,不是冷漠,是你们没有利益绑定”——你想让同事帮你推进项目,若只说“帮我个忙”,他可能会找借口拒绝;但你说“这个项目成了,咱们都能拿奖金”,他大概率会主动配合。因为“帮你”就是“帮他自己”,你们的利益绑在了一起。
把“你的困难”变成“他的机会”,把“你的目标”变成“他的利益”,自然有人愿意帮你:比如你想创业找合伙人,不说“我需要钱”,而是说“这个项目能赚多少,你投入多少能分多少”;你想请朋友介绍资源,不说“帮我找个客户”,而是说“这个客户若合作成了,给你提成”。
请记住:成年人的“帮忙”,从来不是“人情”,是“利益交换”——没有利益驱动,再熟的人也可能敷衍。
7.钱是收买人心的“硬通货”
“长久的人心,需要用钱来买单”——嘴上的“谢谢”“辛苦你了”,不如实际的利益更能让人记住。比如老板给员工发奖金,“该给1000给1100”“该明天给今天给”,员工会觉得“老板重视我”,从而更忠诚;你请朋友帮忙,事后不仅请吃饭,还送份实用的礼物,朋友会觉得“你懂感恩”,下次更愿意帮你。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想收买人心,就要愿意付出代价。比如有人想组建团队,不仅给合理的工资,还愿意分股份,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人加入;有人想维护客户,逢年过节送礼物、平时多关心,客户更愿意长期合作。
请记住: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买不来“真心实意的跟随”——适当的物质付出,是维系人心的必要成本。
8.你对世界的态度,决定世界对你的温度
余华说:“当你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人与人的关系就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你越怕得罪人,越会被人欺负;你越不敢拒绝,越会被人得寸进尺;你越妥协,越会被人轻视。反之,你强,他就弱——你敢维护自己的利益,别人就不敢随便越界;你敢说“不”,别人就不敢随便麻烦你;你敢“凶狠”地对抗不公,别人就会对你客气。
比如你以前在公司总被同事甩活,后来你敢说“这不是我的职责”,同事就不敢再随便找你;你以前买东西总被商家坑,后来你敢维权,商家就会主动道歉赔偿。欺软怕硬是人性的基因,你强,世界就对你温柔;你弱,世界就对你冰冷。
请记住:遇强则强,遇弱则弱;遇善则善,遇恶则恶——你的态度,是世界对你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