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煮大明 > 第399章 微服私访

第399章 微服私访(1/2)

目录

崇祯五年十二月初六,距离全国大会还有三天,李勇站在上海火车站的月台上,望着远处蜿蜒而来的铁轨,突然心血来潮。他拉了拉参谋长张杰的袖子,低声道:"走,咱们去上海转转。"

两人换上便衣,混入熙熙攘攘的旅客中。警卫们默契地分散在四周,伪装成普通乘客,暗中守护。李勇与张杰并肩走在站台上,宛如一对久别重逢的兄弟,让一旁的张杰不禁恍惚——这不正是当年自己给四处乱窜的李勇当卫队长的日子吗?

"张杰,你还记得吗?"李勇笑着拍了拍老友的肩膀,眼中闪烁着怀念的光芒。

张杰点点头,笑容中带着几分感慨。那时的李勇,还是个四处闯荡的愣头青,而自己,则是那个寸步不离的护卫。如今,当年的愣头青已成为执掌一方的"王爷",而自己,也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客运火车缓缓启动,车厢内人声鼎沸。李勇和张杰特意选择了靠窗的两人座,对面坐着一位老农和一位青年。两人一坐下,便自然而然地竖起耳朵,聆听这对"新老对话"。

老农显然第一次坐火车,新奇地四处打量,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转向身旁的青年,好奇地问道:"小伙子,你不像本地人啊?"

青年礼貌地笑了笑,回答道:"老伯,我是浙江义乌的!特地来上海体验一下这个火车。"

"火车?"老农眯起眼睛,重复着这个新鲜的词汇,"是啊,这几年出来好多新奇的玩意儿!"

李勇微微前倾身体,假装不经意地听着,实则全神贯注。

老农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你瞧瞧这路,修得跟镜子似的,全是水泥的!我家新房也是红砖砌的,比老房子结实多了。市场上东西越来越多,价格还特别便宜,现在是人人有新衣,每周都能吃上大肉!"

青年笑着附和:"是啊,水泥路都修到我家乡了,坐四轮马车回家可方便了。现在坐船有航班,坐马车也有固定班次,比以前方便多了。"

李勇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这些变化,正是他这些年来推行新政的成果。水泥路、红砖房、四轮马车、定期航班,这些在明末本该是奢望的事物,如今在大明的土地上遍地开花。

老农好奇地打量着青年:"小伙子来金山多久了?"

青年腼腆地回答:"两年前到金山钟表公司工作,我内人在纺织厂上班。"

"钟表公司?纺织厂?"老农瞪大了眼睛,这些名词对他来说太过陌生。

"是啊,"青年点点头,"今年开始,我们纺织厂全换成铁家伙生产了,机器纺纱织布,又快又好。现在布匹越来越便宜,老百姓都穿得起新衣服了。"

李勇嘴角微微上扬。纺织厂的机械化改革,是他推动工业转型的重点之一。蒸汽纺织机的普及,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降低了成本,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纺织品。

老农兴奋地接着问:"纺织厂听说都是机器生产,是真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