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追源者不弃 > 第三百一十六章 法则之海与守夜真容

第三百一十六章 法则之海与守夜真容(1/2)

目录

身形没入光门的刹那,并非穿越实体的感觉,而是一种灵魂被剥离、投入沸腾熔炉般的极致体验。无数难以名状、色彩无法形容的法则流光如同狂风暴雨般冲刷着刘臻的每一寸感知。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一切常识中的概念在此地都失去了意义,唯有最本源的“存在”与“变化”在疯狂地演绎、碰撞、生灭。

他仿佛成了一粒尘埃,漂浮在宇宙初开、万法定鼎的混沌源头。巨大的信息洪流瞬间冲垮了他的意识防线,若非有三才星辉护体,以及“星髓”散发的稳定波动牢牢锚定着他一丝核心灵智,恐怕在进入的瞬间,他的神魂就会被同化、分解,成为这法则之海的一部分。

他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时间感,甚至失去了“自我”的边界。只能紧守灵台一点清明,任由这法则的洪流裹挟着,向着不可知的深处漂流。痛苦、迷茫、以及一种窥见世界终极奥秘的震撼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他逼疯。

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在那无尽的混乱与流光中,一点微弱却异常坚韧的“秩序”之光,如同迷雾中的灯塔,吸引了他残存的意识。那光芒的气息与守夜人同源,却更加古老、更加纯粹。

是守夜人留下的指引?还是“起源之点”本身的某种平衡机制?

求生的本能让他拼尽最后力气,催动黯淡的三才星辉,如同溺水者扑向浮木,向着那点秩序之光挣扎而去。

越是靠近,周围的法则乱流似乎稍稍平复了一些,虽然依旧光怪陆离,却不再那么充满攻击性。终于,他的“意识”触碰到了那点光芒。

嗡!

仿佛穿过了一层温暖的水膜,周遭令人疯狂的混乱景象骤然消失。他“感觉”自己落在了一片坚实而冰凉的地面上。那并非真实的触感,而是一种灵魂层面的“落脚点”。

他艰难地“睁开”眼(如果意识有眼睛的话),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奇异空间。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没有天空大地,只有无数条粗细不一、色彩斑斓、缓缓流淌的“光之河流”在虚空中交错、缠绕、延伸向无尽的远方。每一条“河流”都散发着独特的法则韵律,有的炽热暴烈,是火焰的本源;有的厚重沉凝,是大地的脉搏;有的生机勃勃,是生命的律动;也有的冰冷死寂,是消亡的归宿,而在所有“河流”的下方,更深处,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缓慢旋转的、吞噬一切光与热的绝对黑暗,散发出令人灵魂战栗的“归墟”之意。

这里,就是“起源之点”的内部?是世界万法交织的源海?而那下方的黑暗,便是“寂灭之眼”的真正根源?

刘臻震撼无言。他低头看向自身,发现身体并非实体,而是由微弱的三色星辉凝聚成的半透明光影,怀中“生”“息”双石的光晕如同心跳般明灭,与远处的“镇石”保持着极其微弱的共鸣。那枚被夺的“归墟结晶”已失,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就在这时,一个平静、苍老、仿佛与这片空间融为一体的声音,直接在他意识中响起:

“历经磨难,终抵此境。异数之子,你来了。”

刘臻心神剧震,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条代表“星辰”法则的璀璨光河畔,盘膝坐着一道身影。那人并非实体,也非能量体,而是一种更加玄妙的存在,仿佛由纯粹的“意念”与“法则”交织而成,身形模糊,却散发着亘古不变的守护意志。他的面容难以看清,唯有一双眼睛,清澈、深邃,如同包含了整片星空,正平静地注视着他。

守夜人,是真真正正的守夜人。并非分身,并非印记,而是其本体或者说,是其存在于法则源海中的真灵。

“前辈,您?”刘臻意识波动,试图传达敬意与疑问。

“无需多言,时间有限。”守夜人打断了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汝所见,乃万法源海,亦是世界根基。下方黑暗,便是‘归墟’之根,万物终末之趋向。”

“汝凭借三才初成之辉,引动七星之力,强开此门,已属侥幸。然,门户开启,气息外泄,‘它们’已然察觉。”

“它们?”刘臻意识一紧。

“觊觎源海之力,或欲掌控归墟,或欲重定法则的存在。”守夜人语气凝重,“‘影月’追寻的血月之力,乃扭曲的‘太阴’法则分支;‘蛇瞳’崇拜的邪瞳,触及‘毁灭’与‘窥视’本源;更有甚者,潜藏更深,如夺你结晶之辈,其所图,恐是直接引动归墟,重塑乾坤。”

刘臻想起那诡异的黑光和沙哑笑声,心中一寒。

“前辈,晚辈该如何做?如何才能稳固封印,化解危机?”刘臻问出最核心的问题。

守夜人沉默片刻,指向下方那无边的黑暗:“堵不如疏,压终将溃。上古先贤集三才源石之力,构筑封印,如同筑堤拦洪,暂保平安。然万载已过,堤坝渐朽,洪水愈汹。彻底解决之道,非加固旧堤,而是疏导归墟,将其纳入天地循环,化灭为生,重定平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