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生态反噬(2/2)
命令一道道发出,长赢这架机器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危机应对能力。法律武器迅速亮出,技术攻坚团队挑灯夜战,公关沟通全面铺开。
四十八小时,不眠不休。陈墨和团队泡在实验室,咖啡罐堆成了小山。代码在屏幕上飞速滚动,测试数据不断优化。最终,在截止时间前,一条代号“闪电”的新一代低功耗感知协议成功通过所有测试,其响应速度和能耗表现,均大幅超越被星辉带走的旧协议。
苏晚晴的沟通也取得了成效。公开信的坦诚态度赢得了不少成员的理解,而即将发布新协议的消息,更是打消了许多人的疑虑——长赢的技术领先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大多数成员选择了观望和继续合作。
第四十九小时,长赢国际召开线上发布会。程长赢亲自主持,没有提及星辉的背叛,而是聚焦于技术演进。他隆重推出了“闪电”协议,并宣布将其无偿贡献给联盟,同时公布了升级版的合作伙伴支持计划。
发布会效果出奇的好。业界看到了长赢在遭遇背叛后不仅迅速弥补了技术缺口,反而实现了跨越式升级,其技术底蕴和应变能力令人惊叹。原本有些摇摆的联盟成员彻底安心,甚至有几个原本被星辉游说动心的公司,当场表示将继续留在联盟。
星辉智能和泛大洋科技试图分裂生态的图谋,几乎破产。
危机过后,程长赢在办公室单独约见了陈墨和苏晚晴。“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程长赢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缓缓说道,“生态越大,内部的脆弱点就越多。我们不能只埋头搞技术,必须建立更有效的联盟治理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
苏晚晴点头:“我同意。需要设立更清晰的贡献与权益对等规则,以及更严格的成员准入和退出审计机制。”
陈墨则还沉浸在技术思考中:“程总,‘闪电’协议虽然成功了,但我在开发过程中发现,星辉当初那个版本的协议,在某个极其边缘的应用场景下,有一个非常隐蔽的逻辑漏洞。这个漏洞本身无害,但……如果结合特定的恶意信号,理论上可能被用来进行小范围的设备干扰。”
程长赢猛地转头:“漏洞?星辉是无意遗留,还是……故意留下的后门?”
陈墨摇摇头:“无法确定。像是编程时的疏忽,但那个位置又太巧了。我已经在‘闪电’协议中修复了。”
程长赢的眼神变得深邃。一次看似单纯的背叛,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阴谋?泛大洋科技策反星辉,仅仅是为了分裂联盟,还是也想趁机在长赢的生态里,埋下一颗随时可以引爆的雷?
就在这时,程长赢的加密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来自负责追踪神秘开发者“林”的小组:“目标‘林’在星辉事件爆发前后,活动频率显着降低。但在今天凌晨,他尝试向开源社区提交了一段代码注释,内容涉及……设备功耗管理的异常状态监测。其代码风格,与之前发现的、可能引导交通仿真算法偏差的异常参数,存在某种内在的相似性。”
星辉的协议漏洞……“林”突然对功耗异常监测感兴趣……这两条看似不相关的线索,在程长赢的脑海中碰撞在一起,闪出一丝危险的火花。
他深吸一口气,对陈墨说:“把你发现的,那个已被修复的漏洞的详细分析报告给我。另外,加强对联盟所有核心代码贡献的安全审计,尤其是涉及设备控制和网络通信的部分。”
叛徒虽已处理,但阴影似乎并未远离,反而以更隐蔽的方式,渗透到了更深层的技术肌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