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地产风云 > 第447章 技术伦理委员会

第447章 技术伦理委员会(2/2)

目录

法律顾问也补充道:“从法律角度看,情绪数据属于极度敏感的个人信息。欧盟的GdpR和新加坡即将出台的AI治理框架,对此类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有极其严格的规定。我们目前的流程,可能存在合规风险。”

用户代表则提出了更朴素的问题:“我觉得有时候心情不好,就想自己呆着。如果这时候AI不停地来‘关怀’我,我会觉得很烦,甚至害怕。它是不是知道我太多事情了?”

会议室内,争论非常激烈。产品团队认为专家们过于保守,扼杀创新;而外部专家则坚持,在涉及人性的领域,技术必须谦卑,底线必须守住。

程长赢全程倾听,很少发言。直到争论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各位,我们今天坐在这里,不是为了阻止技术进步,而是为了确保它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是为了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而不是异化人、控制人。”

他看向产品团队:“我们的初衷是好的,是想为用户带来温暖。但好的初衷,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和严格的边界来保障。”他又看向专家们:“感谢各位的尖锐提问,这正是我们成立这个委员会的价值所在。”

最终,在程长赢的推动下,委员会对此功能做出了多项限制性决议:

1.明确知情同意:用户必须单独、明确地勾选同意,授权AI进行情绪识别和主动关怀,且可随时一键关闭。

2.干预阈值与方式调整:提高干预触发阈值,并设计多层级、非侵入式的干预方式(如首次仅为温和的文字提示)。

3.数据最小化与匿名化:情绪识别数据在完成即时干预后即刻匿名化处理,不关联个人身份,不用于任何模型训练以外的目的。

4.设立“伦理红线”:明确禁止利用情绪数据进行个性化广告推荐、价格歧视或任何形式的商业剥削。

决议形成后,产品团队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延期上线。虽然有些挫败感,但在程长赢的坚持和解释下,他们也逐渐理解了这层“安全带”的必要性。

几天后,整改后的功能在小范围重新测试。反馈依然积极,但多了诸如“感觉更受尊重了”、“关闭的选项让我很安心”之类的评价。程长赢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然而,就在技术伦理委员会成功运作,开始系统性地审视长赢各项技术和产品,为公司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道德防火墙”时,陈墨再次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程总,伦理委员会要求我们对所有数据采集传感器进行合规性评估。在复核牛车水项目部署的传感器数据流时,我调动了更精密的算法,对那些‘异常信号’进行了深度解析。”陈墨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凝重。

“有什么发现?”

“信号……不是随机的。”陈墨将一份复杂的频谱分析图投射到屏幕上,“它内部嵌藏着一种极其复杂的、非标准的加密协议碎片。这种加密方式……我从未见过,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军事或商业体系。它更像是一种……私人订制的、高度机密的信息传递方式。”

他切换了一张图,是两个频谱的对比。“更关键的是,我将这种加密协议的‘指纹’特征,与我们从吴明远事件、‘幽灵协议’攻击、以及之前供应链后门中提取到的所有可疑代码特征,进行了超大规模关联性分析。”

“结果呢?”程长赢的心提了起来。

陈墨深吸一口气:“虽然没有直接匹配的证据,无法实锤。但是……在数万亿个数据特征比对中,这种加密协议的底层数学逻辑和构建美学,与‘衔尾蛇’遗留的代码碎片,呈现出一种……惊人的、统计学上极不可能发生的‘隐性相似性’。就像……出自同一个设计哲学,或者说,同一个‘老师’。”

程长赢的瞳孔骤然收缩。

技术伦理委员会防住了明面上的风险,建立了规则的边界。但这些隐藏在传感器噪音之下的、带着相同“设计哲学”的诡异信号,却像幽灵一样,徘徊在他精心构建的科技帝国的地基深处。

它们到底在传递什么?“衔尾蛇”如此处心积虑地将触角伸向牛车水这样看似无关的传统社区,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程长赢感到,一张无形的大网,似乎正在缓缓收紧。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上的竞争对手,更像是一个拥有着独特技术哲学和未知庞大计划的影子组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