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 第130章 石敬瑭的落幕与契丹来人

第130章 石敬瑭的落幕与契丹来人(1/2)

目录

洛阳的秋意比太原更浓,石敬瑭被安置在城南的别院已有三日。这三日里,他如坐针毡,院外的朱漆大门始终紧闭,守院的卫兵腰佩利刃,目光如炬,连风吹过墙头的声响,都让他心头一紧。他一遍遍摩挲着腰间的玉带,想起在太原城墙上远眺的雄心,想起与温韬约定的龙脉,更想起与契丹密使在密室中敲定的盟约——那燕云十六州的地图,仿佛还在眼前铺开,如今却成了悬在头顶的利剑。

终于,第四日清晨,一辆宫车碾过别院的青石板路,传旨的内侍尖细的嗓音划破沉寂:“监国召石大人入麟趾殿议事。”石敬瑭猛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褶皱的官袍,深吸一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慌乱,却又强作镇定地跟着内侍上了车。

麟趾殿内,暖意融融,却压得人喘不过气。李嗣源身着明黄色便服,背对着殿门立在窗前,望着庭院中落满枯叶的梧桐,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佝偻,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石敬瑭刚踏入殿门,便立刻躬身行礼:“小婿石敬瑭,参见岳父大人。”

李嗣源缓缓转过身,脸上挂着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目光落在他身上,像是在打量一件即将丢弃的器物。“敬瑭啊,”他语气平淡,仿佛在拉家常,“你在太原镇守这些时日,边境那边,一切都还安好?”

石敬瑭心中一松,暗道或许只是寻常问询,连忙回话:“回岳父大人,边境将士戒备森严,契丹与漠北那边并无异动,一切安好。”他刻意放缓了语气,尽量让自己显得恭顺。

“安好?”李嗣源忽然笑了,笑声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你倒是过得安好,比我这个监国还要舒心啊。”话音刚落,他猛地抬手,将手中一张折叠的纸条扔了过去。纸条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啪”地落在石敬瑭脚边。

石敬瑭心中咯噔一下,连忙弯腰捡起,展开一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他与漠北交易的物资明细:从粮草、甲胄到箭矢,每一笔的数量、去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甚至连他私下给契丹使者送去的那批上好的丝绸,都赫然在列。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一抖,纸条险些掉在地上,声音也带上了颤音:“岳父大人!这……这是污蔑!小婿绝无私通漠北契丹人之事!定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他猛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额角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李嗣源背着手,缓缓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底的笑意早已散去,只剩下冰冷的漠然:“栽赃?若不是漠北的暗线拼死传回来消息,本王还被你蒙在鼓里,以为你是个忠心耿耿的好女婿。”他顿了顿,语气稍缓,却更显残忍,“放心,看在你妻子的面子上,岳父不会要你的命。”

说罢,他扬声喝道:“来人!”殿外立刻涌入两名身着黑甲的卫兵,躬身听令。“从今日起,石敬瑭圈禁于洛阳城南别院,无本王命令,不得踏出院门一步!”

石敬瑭如遭雷击,浑身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上,双目失神地望着殿顶的梁木,口中喃喃着:“不……不可能……”卫兵上前,一左一右架起他的胳膊,拖着他往外走。他的袍角在地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像是在为他覆灭的野心哀嚎。李嗣源看着他狼狈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狠厉,随即转身看向窗外,低声道:“内部的虫子,总算清掉一个了。”

至此,石敬瑭往后的人生便一直待在洛阳直到老死。

与此同时,原州城的城门下,一阵马蹄声与车轮碾地声交织而来。一辆装饰着漠北图腾的黑色马车缓缓停下,车帘被一只纤细却有力的手掀开,奥姑身着繁复的大萨满服饰,银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脸上戴着一张雕刻着诡异图案的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她踩着马凳缓缓走下车,身上的银饰随着动作发出“叮铃”的轻响,自带一股威严。

她抬眼扫过面前等候的人,目光最终落在张起灵身上。张起灵一身青色劲装,身形挺拔如松,面色平静无波,周身透着一股与这乱世格格不入的沉静。奥姑率先开口,声音透过面具传来,带着几分清脆,却掷地有声:“你是岐王派来的人?”

张起灵微微颔首,语气淡漠:“是。关于交换人质之事,还请奥姑移步详谈,请坐。”他侧身指了指不远处茶寮里的桌椅,那里早已备好了热茶。

奥姑也不客套,径直走到桌边坐下,指尖轻轻叩着桌面,开门见山:“交换条件很简单。你们放了我漠北的元帅,我契丹便将手中的大唐天子交还于你们,并且承诺,短期内不再对中原发起进攻。”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强势,仿佛这不是商谈,而是通知。

张起灵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闻言只是淡淡应了一声:“嗯,条件公允。那便请奥姑定个日子。”

奥姑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丝急切,随即说道:“就明日吧。早换早了,免得夜长梦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