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 第132章 李嗣源的决定

第132章 李嗣源的决定(1/2)

目录

洛阳宫的紫宸殿内,檀香袅袅缠绕着梁柱,李嗣源捏着那封从凤翔快马送抵的献地降表,指腹摩挲着泛黄的纸页,眉头拧成了川字。

降表字迹清劲,正是宋云笺代岐王李茂贞所书,字里行间皆是“愿献岐地十三州,归降唐永为藩属”的恭顺之语,可落在李嗣源眼中,只觉得荒诞。

“这岐王,”他把降表往御案上一放,沉声道,“难道是守不住岐地,便干脆弃甲投降了?”他太清楚宋云笺这女人虽然是女子但还是很倔强,怎会如此轻易低头?

侍立在侧的李存礼,闻言上前一步,垂首道:“大哥,管她是真心归降还是另有图谋,岐国既献降表、送疆土,便是给了我们天大的由头。不如将此事昭告天下,借岐王归降的势头震慑蜀、吴、吴越等诸侯,让他们看清如今天下大势。”他顿了顿,补充道,“虽说其中未必没有蹊跷,但送上门的土地,没有不收的道理。先接下,再慢慢探她底细。”

李嗣源指尖轻叩御案,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丝狠厉:“就按你说的办。昭告天下,称岐王李茂贞识时务、归王化,特封其为‘岐国公’,仍领岐地旧部。另外——”他话锋一转,“三天后,召‘岐王’进洛阳面圣。我倒要亲眼看看,这李茂贞(宋云笺)到底卖的什么药。”

“是。”李存礼躬身领命,脚步沉稳地退出了大殿。

不过一日功夫,“岐王李茂贞献岐地十三州归降大梁”的消息便如长了翅膀般,传遍了中原各州府。

成都蜀王府内,孟知祥捏着急报的手微微发紧,惊道:“李茂贞何等人物,当年与朱温对峙时都未曾退让半分,如今竟会向李嗣源低头?”

扬州吴王宫,杨溥将信纸掷在案上,眉头紧锁:“岐国虽经契丹侵扰,却也不至于一败涂地便献降……其中定有古怪。”

吴越王府的钱镠、楚王府的马希声、汉王府的刘?,亦是各自震惊不已。曾经纵横西北、与大梁分庭抗礼的岐王,竟成了天下诸侯中第一个向李嗣源归降的人,这消息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搅得各方势力人心惶惶。

凤翔,岐王府后院的暖亭内,晨雾尚未散尽,石桌上的茶盏还冒着热气。李星云望着眼前风尘仆仆的温韬,脸上露出几分诧异:“温韬,你怎么来了?对了,上官兄呢?”

温韬一身灰布长衫,沾了些旅途的尘土,他拱手落座,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缓声道:“上官兄回不良人总舵了。总舵如今群龙无首,需得有人坐镇看管。大帅(天暗星)与天藏星早已先行去了洛阳,暗中部署。”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锦盒,推到李星云面前,“对了,殿下,这个东西给你。”

锦盒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块通体莹白的圆形玉石,约莫掌心大小,玉质温润,表面隐隐有云纹流转,摸上去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

李星云挑眉,伸手将玉石拿起,指尖刚触碰到玉面,便微微一顿——玉石内似有微弱的气流涌动,却又转瞬即逝。他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释然,几分自嘲:“大唐的龙脉……竟是这个?”

话音未落,他手腕一扬,那枚被温韬视作至宝的玉石便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啪”的一声摔在青石板上,碎裂成数片,莹白的玉屑溅落在草丛间。

“大唐的龙脉,从来也不是一块石头能决定的。”李星云收回目光,语气平静却坚定,“当年太宗皇帝打天下,靠的是麾下将士用命、百姓归心;如今这天下,也不是一块玉石能撑起的。温韬,所以这东西,没用。”

温韬看着地上的碎玉,又抬眼望向李星云——眼前的少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一心想逃离宿命的李星云了。他眼底没了迷茫,多了几分历经世事的沉稳,连说话的语气都带着一种看透本质的通透。温韬轻叹一声:“殿下,真是变了好多。”

李星云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掠过一丝苦涩:“人终究会变的,不是吗?经历过生死,见过流离,总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