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熏香肠(2/2)
熏制腊肉需要专门的熏棚。
江晚和华华负责在院子角落一个通风背人的地方,用旧的砖头垒砌一个简易的熏灶,上面搭上几根结实的木棍,用来悬挂香肠和腊肉。
老太太则带着江宁去后山捡拾松柏的枝叶。
松柏枝是熏制腊味的绝佳材料,燃烧时会散发出一种独特而清雅的香气,能深深渗透到肉中。
很快,奶奶和江宁就抱回来一大堆翠绿中带着枯黄的松柏枝。
还夹杂着一些干的橘皮和柚子皮,这些都是增加风味的好东西。
“姐姐,这个好香!”江宁举着一根松枝,兴奋地嗅着。
“对,就是要用香的东西来熏腊肉,这样腊肉才香。”
准备工作就绪,熏制正式开始。
江晚将已经风干好的香肠和腊肉一串串小心翼翼地挂在熏灶的木棍上。
华华负责在灶膛里点燃一小堆易燃的干草,然后慢慢地将松柏枝、橘皮等覆盖上去。
很快,一股浓白的、带着浓郁松香和果木香的烟雾缓缓升起,将悬挂着的腊肉香肠轻轻笼罩。
“火不能大,不能有明火,一定要用烟慢熏!”老太太在一旁叮嘱着。
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火大了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熏透,味道就不好了,还容易烧起来!”
“知道了奶奶!”三小只齐声应道。
这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活儿。
华华蹲在灶口,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力,时不时添加一些新的松枝,确保始终有足够的烟雾,但又不能让
江宁的任务则是在姐姐和哥哥忙碌的时候,负责“警戒”,防止有火星溅出来引燃旁边的干草。
她拿着一把小扫帚,睁大眼睛,认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小脸上满是严肃。
白色的烟雾袅袅升起,带着松柏的清香、果皮的微甜以及肉类油脂被烘烤出的诱人焦香,弥漫在整个小院里。
熏制的过程很漫长,需要持续大半天,甚至更久。
期间要不时翻动肉肠,让它们受烟均匀。
江晚和华华轮流守着灶火,添柴加料,控制火候。
虽然天气寒冷,但守着这温暖的灶火,闻着越来越浓郁的肉香,一家人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辛苦。
老太太时不时过来看看,用手捏捏香肠的硬度,看看烟色的浓度,满意地点点头:“嗯,这烟色正,熏出来的肉肯定香!”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肠和腊肉的颜色逐渐从原来的粉红色变成了深沉的棕红色,表面变得干紧,油润透亮,散发出无法抗拒的浓郁咸香和烟熏气息。
直到傍晚时分,熏制才大功告成。
江晚将那些变得沉甸甸、硬邦邦、散发着诱人光泽和复杂香气的腊味取下来,晾在通风处。
“姐姐,姐姐,什么时候可以吃呀?”江宁看着香肠,口水都要流出来了。